蔡复一及其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7 05:03
  自明初闽籍文人林弼文名大振之后,闽诗开始受到时人的关注。胡应麟《诗薮》曰:“国初吴诗派昉高季迪,越诗派昉刘伯温,闽诗派昉林子羽,岭南诗派昉于孙贲仲衍,江右诗派昉于刘崧子高,五家才力,咸足雄据一方,先驱当代。”即闽诗在当时的成就,已经足以自成一派,与吴、越、岭南、江右分庭抗礼。尔后出现了继承林弼的诗人团体,如“二蓝”、“闽中十子”、“兴公诗派”等以闽中、闽北诗人为主的诗派。关于闽诗的发展,明、清两代诗家都认为林弼一脉的诗派代表了“闽诗”的风貌,是正宗的“闽派”,而将闽南作家蔡复一归入竟陵派,不承认其诗歌创作为“闽诗”。但是通过考察明末闽南作家蔡复一的作品,及其交游的文人来看,这种论断显然是偏颇的。本文通过对蔡复一的生平事迹、诗歌及其交游情况的研究,挖掘蔡复一诗歌的创作成就,并追寻蔡复一诗风接近于竟陵派的深层原因,反驳清人,甚至是近人认为蔡复一为闽地学习竟陵派诗风的率先“倒戈”者的错误观点。本文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来源、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蔡复一生平。第一节主要是通过对比各家年谱,简要叙述了蔡复一的主要生平事迹。其次,结合家谱考察其家族环境对其品格的影响。最后,通过... 

【文章页数】:1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蔡复一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章 蔡复一生平、家世及其学术思想
    第一节 蔡复一生平与家世
        一、蔡复一的生平
        二、蔡复一的家世
    第二节 蔡复一的师承及学术思想
        一、蔡复一与王图
        二、蔡复一与黄辉
        三、蔡复一与徐即登
第二章 蔡复一的诗歌创作思想及创作分期
    第一节 蔡复一诗歌创作思想
        一、“才”、“德”兼备,以“才”为主的诗歌创作观
        二、“真兴”的主张
        三、“精神”及“清厚”的追求
    第二节 蔡复一诗歌分期
        一、第一阶段:清脱
        二、第二阶段:清冷
        三、第三阶段:清幽
        四、第四阶段:孤冷
第三章 蔡复一与万历闽南诗风
    第一节 万历时期蔡复一与漳、泉府诗人
        一、蔡复一与许獬、蒋孟育、陈翼飞、蔡献臣
        二、蔡复一与何乔远、张燮、池显方
    第二节 蔡复一与同时漳、泉二府诗人的共同诗歌创作宗尚
        一、“德”的推崇
        二、情气并举
        三、“清”的风格与“精神”的追求
    第三节 蔡复一主导的闽南“宋调”与闽派“正脉”
        一、蔡复一等闽南诗人内容上与闽派的分歧
        二、形式上“宋调”与“唐调”的分歧
        三、蔡复一等闽南诗人“宋调”溯源
第四章 蔡复一与竟陵派
    第一节 蔡复一在竟陵派中的定位
        一、蔡复一与《诗归》的编撰
        二、蔡复一与轮山诗派
    第二节 蔡复一诗歌“倒戈”竟陵辨
        一、“倒戈”说之由来
        二、蔡复一并无“倒戈”竟陵
    第三节 清诗话、明清诗选本与蔡复一
        一、蔡复一诗歌的传播与钱谦益的“世变论”
        二、蔡复一诗的传播与其他明诗选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蔡复一年谱订误及补详
附录2 :蔡复一诗文辑佚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福建科举盛况与科名的地理分布特征[J]. 戴显群.  教育与考试. 2013(05)
[2]宋诗学的反思与整合——刘克庄诗学思想述评[J]. 黄宝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3]试谈公安派的性灵说[J]. 吴兆路.  兰州大学学报. 1993(01)
[4]晚明学者李材“止修学”刍议[J]. 刘辉平.  中州学刊. 1990(04)
[5]简论《诗归》选诗与评价诗人的标准[J]. 刘建国.  中国文学研究. 1987(04)

博士论文
[1]蔡復一研究[D]. 李木隆.福建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蔡复一研究[D]. 叶嘉馨.浙江师范大学 2018
[2]黄汝亨研究[D]. 茹莉君.山东大学 2014
[3]李见罗止修之学研究[D]. 尹文芳.湖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12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712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4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