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接受反应文论中的“隐含读者”

发布时间:2024-05-06 20:43
  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认为文学是由作品、世界、作者、读者这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的。但纵观西方文论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接受美学兴起前,读者这一要素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现,众多文论家对读者问题的探讨往往只是附着在对世界、作品、作家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将其视为文学及文学作品的附庸。随着作者的阐释权威和文本的自足性与封闭性受到质疑和瓦解,六十年代接受美学的兴起,西方文论界开始重视读者。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新的美学思潮起源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联邦德国。被誉为接受美学“双子星座”之一的伊瑟尔提出了“隐含读者”这个重要概念(亦被译为“隐在的读者”“暗隐读者”等,英文implied Reader)。“隐含读者”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实际读者的读者类型,其实质是一种现象学模型,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该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对应于“读者的存在”的是文本结构中出现的一种虚假非真实的读者类型;第二,对应于“文本设置的情感”的是读者试图沿着文本的结构解读文本,同时强调在此过程中读者再创造的能动性与引发的反应。“隐含读者”作为接受美学中的重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隐含读者”概念的理论语境
    第一节 提出背景
    第二节 理论渊源
        一、现象学理论
        二、现代释义学理论
        三、形式主义文论
        四、格式塔心理学
第二章 “隐含读者”概念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隐含读者”的提出及内涵
    第二节 读者的阅读过程:从游移视点到被动综合
第三章 “隐含读者”与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第一节 实际读者与假想读者
    第二节 “隐含读者”与读者反应批评中其他概念比较
第四章 “隐含读者”理论价值与存在问题
    第一节 “隐含读者”理论价值
    第二节 “隐含读者”存在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66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966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6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