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基于煤矸石制备Si-K肥基改良剂及其改良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13 00:56
  煤矸石是我国累计堆存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富含硅铝矿物,若活化其中硅元素,则可以用于制备富含微量元素的硅肥。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盐碱土改良剂的新方法。将煤矸石和草木灰混合煅烧,添加醋糟制备硅钾肥基改良剂,为固废的综合利用和盐碱土改良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水培试验,探究硅/钾单独或混合施用对黑麦草生长、生理、离子吸收特性及钾钠离子微区分布影响,得出:硅钾混合施加促进了盐碱胁迫下黑麦草的萌发和生长,且在硅钾比为1:2时效果最为显著。盐碱浓度为50 mmol·L-1,硅钾比为1:2时,黑麦草的发芽率相较于空白显著提高了47.7%,相较于单独施加钾肥提高了17.6%。说明混合施加硅钾较单独施加硅、钾可以更有效的缓解盐碱胁迫对黑麦草的影响。混合施加硅钾后,叶部Na+含量显著降低,较多的Na+存在于根部可溶性组分和细胞壁内,根、茎和叶内K+/Na+显著提高,从而有效缓解了盐碱胁迫对植物生长的抑制效应。上述研究为硅钾肥的施用及精准配比提供了理论依...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究思路图

图1.1研究思路图

第一章文献综述9收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其对黑麦草植株中钾、钠离子微区分布的影响,总结施加硅钾肥较单独施加硅肥和钾肥的优势,得出最佳的外源硅钾比,预期为硅钾肥基改良剂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2)通过煅烧煤矸石和草木灰,探究不同温度、时间和比例对硅溶出率的影响,得出制备硅钾肥的最佳工艺....


图2.4200mmol·L-1盐碱浓度下硅/钾单独或混合施加时黑麦草根、茎和叶中K+/Na+变化

图2.4200mmol·L-1盐碱浓度下硅/钾单独或混合施加时黑麦草根、茎和叶中K+/Na+变化

基于煤矸石制备Si-K肥基改良剂及其改良效应研究20K+/Na+较空白均显著提高,促进了根对K+的吸收和转运,与文献[101]描述一致;混合施加硅钾,在硅钾比为1:2时,黑麦草根、茎和叶内K+/Na+提高最为显著。图2.4200mmol·L-1盐碱浓度下硅/钾单独或混合施加时黑麦....


图2.50mmol·L-1盐碱浓度下硅/钾单独或混合施加时黑麦草根、茎和叶中K+微区分布

图2.50mmol·L-1盐碱浓度下硅/钾单独或混合施加时黑麦草根、茎和叶中K+微区分布

第二章硅/钾单独或混合施加对植物应对盐碱胁迫的调控作用21Na+微区分布。Na+主要累积在可溶性组分和细胞壁内,且在根部细胞器含量较高。硅、钾单独施加时,黑麦草各器官可溶性组分内Na+显著增加,细胞器内Na+降低;硅钾同时施加后,黑麦草叶中可溶性组分内Na+显著增加,而根中Na+....


图2.750mmol·L-1盐碱浓度下硅/钾单独或混合施加时黑麦草根、茎和叶中K+微区分布

图2.750mmol·L-1盐碱浓度下硅/钾单独或混合施加时黑麦草根、茎和叶中K+微区分布

基于煤矸石制备Si-K肥基改良剂及其改良效应研究22茎中的K+显著降低,而叶中升高;硅/钾同时施加,且在硅钾比为1:2时,黑麦草根中K+显著升高,存在于可溶性组分和细胞壁内;其他比例施加后,黑麦草叶中K+显著增加,而根中显著降低,茎中没有显著变化。图2.8为50mmol·L-1盐....



本文编号:4045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4045492.html

上一篇:竹节参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3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