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7:13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研究
【摘要】:公民教育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内在的要求着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公民的养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趋于完善,国家政策所给予的支持,,以及公民主体意识的觉醒,都为我国的公民社会和公民教育体系从理论走向现实提供了可能。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公民教育的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公民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特别是公民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构建,这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一是对公民教育相关概念的阐述,包括公民、公民身份,以及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的区分,通过厘清公民教育的基础概念,加深对公民教育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公民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的建构。 二是对我国公民教育目标和内容现状的剖析,包括我国近年来的国家政策和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内容。并通过历史性分析,找出公民教育的突破口。 三是对国外公民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借鉴参照,从美、日、英、法、德、韩等国家采取的公民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共性出发,得出各国普遍重视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并以强化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 第四和第五部分通过对以上各部分的解构,深入探究,最终形成适于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关键词】:公民身份 民主 权利 义务 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一、公民教育建构的相关概念8-13
- (一)公民和公民身份8-10
- (二)公民教育10-13
- 二、我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现实状况13-17
- (一)我国现行的公民教育目标14-15
- (二)我国现行的公民教育内容15-17
- 三、国外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借鉴参照17-22
- (一)公民教育目标:重视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17-20
- (二)公民教育内容:强化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政治教育20-22
- 四、我国公民教育的目标选择22-27
- (一)我国公民教育目标的构建原则22-24
- (二)我国公民教育的总体目标:社会主义合格公民24
- (三)我国公民教育的具体目标层次定位24-27
- 五、我国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27-33
- (一)我国公民教育内容的构建原则27-28
- (二)我国公民教育内容体系的组成28-31
- (三)公民教育内容的内在逻辑31-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7
- 后记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吴潜涛;冯秀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李萍;;论公民美德与市场道德的内在关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朱小蔓;李荣安;;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话[J];中国德育;2006年05期
5 李萍;童建军;;文化传统的预制性与公民教育[J];中国德育;2009年02期
6 檀传宝;公权对私域的蔑视与僭越:对“有偿家教”及其行政处理方式的若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王东哠;;加强公民教育是保持民族精神强大生命力的突破口[J];中国德育;2010年12期
8 叶飞;;公民身份认同与公民教育理念的嬗变[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9 李萍;公民道德的养成与政治文明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高峰;;当前我国推行公民教育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探讨[J];教学与研究;2006年11期
本文编号:1026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02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