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河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22:44

  本文关键词:河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河北省 红色爱国主义基地 建设 困境 对策


【摘要】:当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就是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而红色教育基地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材料和有效的载体,是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陶冶革命情操、促进公共文化建设的巨大社会工程,更是增强国家软硬实力的重要举措和富国利民的好事。 从内容上来看,全文共分三部分。首先,论文在理论篇中,从对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本概念的分析入手,阐明了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相关概念及其作用;同时对我国现有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简单归类,进一步讨论了教育基地的价值,对基地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政策也进行了详细讨论。 其次,论文在调研篇中,对河北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分布、开发和保护等方面调研了红色文化资源现状,并总结出当前河北红色教育基地面临的困境。基于实证调研得出的对于基地建设、管理、使用及功能发挥等方面的基本困境,以期对河北红色教育资源能够进行更好的挖掘和利用。 最后,论文在对策篇中,基于以上分析调研,对如何加强基地建设进行了对策探究。要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帅,通过整合凝聚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积极探索基地建设的新举措、新模式。通过加强自身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加强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在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河北省 红色爱国主义基地 建设 困境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6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三、相关研究及文献分析11-13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4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4-16
  • 第一章 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相关问题概述16-28
  • 一、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本概念16-21
  • (一) 相关概念及关系界定16-18
  • (二) 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类型18-19
  • (三) 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19-21
  • 二、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理论及相关政策21-28
  • (一) 中央几代领导人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21-25
  • (二) 红色爱国主义基地建设的相关政策概述25-28
  • 第二章 当前河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现状及面临的困境28-36
  • 一、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现状28-31
  • (一)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28-29
  • (二) 教育资源不断丰富29-30
  • (三) 管理和服务不断改进30
  • (四) 展出手段和教育方式不断多样化30-31
  • 二、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面临的困境31-36
  • (一) 开发建设不科学,使用效益低31-33
  • (二) 过度市场化、功利化倾向33-34
  • (三) 工作机制不完善,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34-36
  • 第三章 河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对策36-44
  • 一、基地开发建设的原则36-39
  • (一) 革命理论教育与革命实践教育相结合36-37
  • (二) 传统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37
  • (三) 先进性教育与广泛性教育相结合37-38
  • (四)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38-39
  • 二、加强基地建设的具体对策39-44
  • (一) 挖掘时代价值,实现基地可持续发展39-40
  • (二) 打造具有特色文化品牌的“红色旅游产品”40-41
  • (三) 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建设网上红色教育基地41-42
  • (四) 完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机制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录:河北省主要红色资源名录47-5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清单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毅;论爱国主义教育[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2 程秀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保证宏伟目标的实现[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张U,

本文编号:1027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027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2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