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07:17
本文关键词:山东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摘要】:红色文化软实力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不可少的元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魅力、社会影响力,吸引着人民群众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成为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精神旗帜。山东革命历史悠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不可以自动地发挥其作用力,自发地形成红色文化软实力。如何加强红色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如何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功能和精神动力作用,正是本课题的研究旨归。本研究立足山东省情,针对山东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探索山东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径。首先,本研究对红色文化软实力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红色文化软实力是通过对红色文化精神进行宣传、教育,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过程.所产生的精神魅力,包括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吸引力和影响力。其次,红色文化软实力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精神旗帜的引领力、众志成城的凝聚力、乐观向上的激励力、无私奉献的感召力、开放包容的辐射力特质。本研究论述了红色文化软实力的形成过程是群众了解、接受、认同红色文化,将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还论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红色文化软实力具有强化作用。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再次,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总结了山东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就:红色文化的普及范围得到扩展,宣传力度大大加强;红色文化的社会认同度得到提升;红色文化的社会凝聚力增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程度有所加强;“红色山东”的影响力得到提升。然而,也存在不足:理论研究不足;宣传内容和形式缺乏时代特征;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达不到预期效果;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乏力;红色经典滥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挖掘不够;部分红色基地和宣传部门的人员观念陈旧;红色文化的社会效益屈从于经济利益;红色文化信仰缺失;缺少法律法规约束;管理体制混乱。最后,本研究提出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地域特色和社会环境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本研究探索了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加紧资源收集工作,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山东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力度,使红色文化精神深入人心;发展山东红色文化产业体系;强化红色文化自觉意识,构筑红色文化长城。
【关键词】:红色文化 软实力 建设 资源 产业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言10-17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10-11
- 1.1.1 课题来源10
- 1.1.2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10-11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11-14
- 1.2.2 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5-16
- 1.3.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15-16
- 1.3.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16
- 1.4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16-17
- 第二章 红色文化软实力相关概念界定17-20
- 2.1 红色文化17-18
- 2.2 文化软实力18
- 2.3 红色文化软实力18-20
- 第三章 红色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问题20-28
- 3.1 红色文化软实力的特质20-23
- 3.1.1 超越时空的生命力20
- 3.1.2 精神旗帜的引领力20-21
- 3.1.3 众志成城的凝聚力21
- 3.1.4 乐观向上的激励力21-22
- 3.1.5 无私奉献的感召力22
- 3.1.6 开放包容的辐射力22-23
- 3.2 红色文化软实力的形成与强化23-25
- 3.2.1 红色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23-24
- 3.2.2 大众了解和接受红色文化精神24
- 3.2.3 大众将红色文化精神内化于心24-25
- 3.2.4 大众将红色文化精神外化于行25
- 3.2.5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红色文化软实力的强化25
- 3.3 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价值25-28
- 3.3.1 红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25-26
- 3.3.2 红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26-27
- 3.3.3 红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27-28
- 第四章 山东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28-45
- 4.1 山东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28-32
- 4.1.1 山东红色文化资源的种类28-30
- 4.1.2 山东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30-32
- 4.2 山东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优势32-33
- 4.2.1 综合实力雄厚32
- 4.2.2 人文环境优越32-33
- 4.2.3 地域优势突出33
- 4.3 山东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的成就33-39
- 4.3.1 红色文化的普及范围得到扩展,宣传力度大大加强33-35
- 4.3.2 红色文化的社会认同度得到提升35-37
- 4.3.3 红色文化的社会凝聚力增强37
- 4.3.4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强37-38
- 4.3.5“红色山东”的影响力得到提升38-39
- 4.4 山东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39-43
- 4.4.1 山东红色文化软实力理论研究不足39
- 4.4.2 红色文化宣传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缺乏时代气息39-41
- 4.4.3 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达不到预期效果41
- 4.4.4 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乏力41-42
- 4.4.5 红色经典滥用问题42-43
- 4.5 山东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43-45
- 4.5.1 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挖掘不够43
- 4.5.2 部分红色基地和宣传部门的人员观念陈旧、红色文化素养较差43
- 4.5.3 红色文化的社会效益屈从于经济利益43-44
- 4.5.4 红色文化信仰缺失44
- 4.5.5 缺少法律法规约束,管理体制混乱44-45
- 第五章 山东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路径探析45-56
- 5.1 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原则45-47
- 5.1.1 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相结合45
- 5.1.2 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45-46
- 5.1.3 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应注重地域特色和社会环境相结合46-47
- 5.1.4 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应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47
- 5.2 山东红色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路径探析47-56
- 5.2.1 加紧资源收集工作,加强理论研究47-49
- 5.2.2 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49-50
- 5.2.3 加强山东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使红色文化精神深入人心50-51
- 5.2.4 促进山东红色文化产业体系发展51-53
- 5.2.5 形成红色文化自觉,,构筑红色文化长城53-56
- 结束语56-57
- 参考文献57-59
- 附录59-61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1-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论网络时代红色文化意义拓展的本质与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19期
2 马静;刘玉标;;红色文化软实力:战略基点与提升之路[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3 彭金钢;申曜林;;论提升中国红色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J];新余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李万斌;陈岗;何志明;;川东北红色资源类别梳理及其源流追溯——兼论红色文化价值提升途径[J];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04期
5 余维祥;;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欧清华;;红色文化资源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J];嘉应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沈文慧;;提升河南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路径初探[J];语文学刊;2011年19期
8 彭宗健;陈远跃;;对提升当前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8期
9 霍桂桓;;文化软实力的哲学反思[J];学术研究;2011年03期
10 万生更;;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价值探析[J];理论导刊;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斌;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传播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2 张克伟;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孙晓飞;“红色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及其实现[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29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029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