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儒家德育思想,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7-10-14 18:10
本文关键词:借鉴儒家德育思想,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教育的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儒家思想家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著作中,较为系统的论述了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风雨中,儒家德育思想丰富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思想,特别是儒家德育思想中的核心价值取向,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理论对后世的道德教育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仁爱”是儒家道德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孔子曾说“仁者爱人”,“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对他人奉献我们自己的爱心。孔子的仁爱思想,并不仅仅止于“亲人”,而是从孝悌出发,然后继续向外扩展,达到对师长的仁爱和尊敬、对朋友的仁爱和诚信等等,最后达到“泛爱众”,广泛的关爱大众,爱一切人,上升为普遍的人类之爱。在儒家德育思想的内容中,诚实守信、天下为公、谦恭礼让等思想精华可以对当前我国公民道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纠正。在儒家德育思想的方法中,慎独自省、环境熏陶、身教示范等方法对当前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公民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公民的道德建设已逐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公民的道德素质、社会的文明程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由于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西方价值观念和物欲主义的侵蚀、公民道德教化缺失等多方面的原因影响,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领域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儒家德育思想对解决当前公民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吸收和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中精髓,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和素质,提升公民的幸福指数。 本文把儒家德育思想与当代公民道德教育联系起来,运用辩证和发展的思维来评价和看待儒家德育思想,从儒家德育思想精华部分得到对当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启示。本论文首先阐述了儒家德育思想中内容和方法的精髓,在内容上,从儒家德育思想在个人修身和社会生活两方面来系统的阐释儒家德育的优秀思想;在方法上,从儒家德育思想修养自身和德育实践两方面来论述儒家道德教育的方法和经验。其次,在充分肯定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取得成就的同时,结合当代社会中我国公民道德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得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对儒家德育思想的具体借鉴:一是,自我教育:慎独自省,实现自身和谐;二是,家庭教育:弘扬孝悌之道,创建和谐家庭;三是,学校教育:仁义忠恕,培养完善人格的人;四是,社会教育:诚信道义,建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本论文希望通过把儒家德育思想引入当前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中,为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以期望在具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实践中能够提高当代公民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能够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和素质,对公民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起到一定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儒家 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 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5
- 1 引言15-32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5-18
- 1.1.1 选题背景15-17
- 1.1.2 研究意义17-18
- 1.2 相关文献综述18-28
- 1.2.1 国外相关研究18-20
- 1.2.2 国内相关研究20-28
- 1.3 文章内容安排与研究方法28-30
- 1.3.1 文章内容安排28-29
- 1.3.2 研究方法29-30
- 1.4 文章的创新点30-32
- 1.4.1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30-31
- 1.4.2 内化和外化相结合31-32
- 2 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方法32-51
- 2.1 儒家德育思想的精华32-42
- 2.1.1 仁者爱人、天下为公32-35
- 2.1.2 勤劳节俭、诚实守信35-36
- 2.1.3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36-37
- 2.1.4 谦恭礼让、见利思义37-39
- 2.1.5 中庸之道、孝悌之道39-41
- 2.1.6 廉洁知耻、忠恕之道41-42
- 2.2 儒家德育的主要方法42-51
- 2.2.1 修养自身的方法42-47
- 2.2.2 德育实践的方法47-51
- 3 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现状分析51-64
- 3.1 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所取得的成就51-54
- 3.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52
- 3.1.2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52-54
- 3.1.3 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空前高涨54
- 3.2 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54-60
- 3.2.1 家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55-56
- 3.2.2 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56-57
- 3.2.3 德育环境存在的问题57-59
- 3.2.4 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59-60
- 3.3 我国公民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60-64
- 3.3.1 重视物质利益,,忽视儒家传统道德教育60-61
- 3.3.2 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61-62
- 3.3.3 道德教化的缺失和滞后62
- 3.3.4 大众传媒的错误导向62-64
- 4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加强公民道德教育64-74
- 4.1 儒家德育思想应用在公民道德教育具有可行性64-68
- 4.1.1 儒家德育思想蕴含着向现代转型的可行性64-66
- 4.1.2 儒家德育思想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有相通性66-68
- 4.2 公民道德教育对儒家德育思想的具体借鉴68-74
- 4.2.1 自我教育:慎独自省,实现自身和谐68-69
- 4.2.2 家庭教育:弘扬孝悌之道,创立和谐家庭69-70
- 4.2.3 学校教育:仁爱忠恕,培养人格完善的人70-71
- 4.2.4 社会教育:诚信道义,建设良好德育环境71-74
- 结论74-75
- 参考文献75-79
- 后记79-8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丙辉;中国传统孝文化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杜振吉;儒家孝的思想与当代家庭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5年01期
4 潘剑锋,张玉芬;弘扬孝文化是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5年01期
5 冯雪峰;儒家德育传统与学校德育工作[J];安徽教育;2002年15期
6 王金勇;;和谐社会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建设价值及其实现[J];华章;2009年05期
7 龙兴海;从传统道德到现代道德──道德转型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8 杨俊广;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化关系初探[J];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路晓军;儒家德性论[J];理论探讨;2004年06期
10 郑智辉;论传统孝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冲突和整合[J];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32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03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