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性反思及现实困境应对
本文关键词: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性反思及现实困境应对 出处:《复旦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现代化是个多维度的变革进程,其中最主要的维度除了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之外,还有人的现代化,即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过程。自中国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踏入现代化的进程以来,关于如何实现民众从传统的“臣民”转变为现代的“公民”的讨论和实践就从来没有停顿过,这也正是公民教育在中国落地生根、逐渐本土化的过程。 本文从现代化的理论视角出发,批判性地反思中国公民教育在19世纪末期以及整个20世纪的历史演进,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公民教育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本文对公民教育与现代化的相关性予以剖析,揭示现代化的三个主要维度——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作为人的现代化的必要手段,公民教育的发展也必然受到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其次,本文依据现代化范式的分析框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教育的演进历程做历史性反思:早期的公民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重大的启蒙意义,但囿于经济、政治环境的制约,以及中国公民教育理论本身的不成熟,致使公民教育在当时并没取得很大的成效。再次,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践行公民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重提公民教育的原委,公民教育与目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以及中国践行公民教育的具体举措和面临的困境。最后,在观照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于如何应对困境提出了三点建议,包括修正中国的教育宗旨、构建公民教育的三重目标体系、形成全方位实施公民教育的格局。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宜海;;谈学校公民教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2 钟岚;试析公共艺术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4期
3 杨冬;公民教育刍议[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丛一;;公民教育,我们的课从哪里补起[J];中国质量;2006年03期
5 吴琼;;关于开展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J];理论界;2006年05期
6 余兴龙;;试论政府对公民教育的主导作用[J];理论学刊;2006年07期
7 张宜海;;现阶段香港公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8 完颜华;;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理论、实践经验与前瞻——“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点综述[J];伦理学研究;2006年05期
9 周秀红;;中外公民教育比较[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高峰;;当前我国推行公民教育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刚;;国际视野中的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2 单文经;;澳门公民教育简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撷影(2006年6月·香港)[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香灼玑;;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开幕词[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雄;;公民教育:新的起点与探索——2005年中国内地公民教育现状概述[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蓝维;;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谢文;;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是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达仕;;纵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敬慈;;推动公民教育,从何人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谢均才;;公民社会与政府,相生相克:香港推广公民教育的经验[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公民教育推进成效显著[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周敦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公民教育[N];湖北日报;2008年
3 李瑞兰;应该大力倡行公民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杨云香;公民教育要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N];人民日报;2012年
5 大学教师 齐问;严管须运行于公民教育的环境中[N];东莞日报;2012年
6 实习生 谢仪 本报记者 黄金鲁克;世界公民教育不是一门课[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易到用车创始人 周航;公民教育与企业责任(上)[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刘艳侠;学校公民教育意在锻造现实人格[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王晓真 编译;美国公民教育严重不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刘文宁;公民教育:现代社会的新德育[N];工人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振旗;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苏守波;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崔贞姬;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赵明玉;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敖洁;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鹏燕;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演进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吕宏倩;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利运;英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于永梅;全球化视域下的公民教育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杨倩;美国公民教育理论(2000-2010)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文静;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第二次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波;西方公民教育成型因素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鸿莹;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特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晓艳;我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何久香;我国学校实施公民教育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22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22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