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形成与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形成与实践研究 出处:《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人价值准则 形成与践行
【摘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特别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对个人基本素养起到规范性作用,要求人们形成正确的国家观、职业观和道德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本文共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并推行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个人价值准则有利于塑造爱国观和职业观,建构人的基本道德以及处理好人际关系等。第一章主要探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的主要内容与思想来源,对其主要的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进行了详细明确阐述,同时重点针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方面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总结归纳,使其思想来源脉搏更清晰明了。第二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的实践基础与理论雏形做了归纳,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的实践基础与理论雏形的三个历史阶段:萌芽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和继续实践阶段。经过这三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的理论雏形,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准则的理论准备,它的本质内涵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又蕴含了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研究,给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的主要内容、思想来源、理论雏形的发展阶段以及本质内涵新现代解读。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的广泛培育与深入践行的具体手段,这也是本文理论价值所在。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和深刻认同,从而植根于人民、生长于社会,才能将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国民熔铸成一个稳固的价值共同体,把价值导向转化为自觉行动,真正形成崇德向善的价值风尚,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4;B8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詹颂生;;科学技术的价值新探[J];前沿;2012年11期
2 王蒙;;文化的撞击与挑战,推陈出新的契机[J];党政干部文摘;2001年10期
3 谭敏;;幸福指数研究及其应用的若干误区与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陈若莉 ,葛鲁嘉;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盲区[J];政工研究动态;1999年02期
5 erie;;肉体对抗实录[J];甲壳虫;2006年04期
6 朱金瑞;第三次中国经济伦理研讨会综述[J];企业活力;2003年03期
7 邹德清;朱杰;;祖慰:智慧的密码[J];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05期
8 维·甘尼士;;一知半解是危险的[J];Reading and Writing;2007年Z1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姜伯军;;依托京味儿文化,打造创新文化之都[A];2011北京文化论坛——打造先进文化之都培育创新文化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周飙;公允价值准则的存废之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2 戴正宗 编译;公允价值:衡量资产负债的标尺[N];中国财经报;2006年
3 吴成良;用好公允价值准则[N];人民日报;2009年
4 大连市热电集团 唐超跃;爱国是核心价值观基本的价值准则[N];大连日报;2014年
5 王学文;港口文化与港口发展[N];中国水运报;2004年
6 胡颖 张文仪;流光溢彩中的价值准则[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7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袁曙宏;依法治国:全体公民的价值准则[N];人民日报;2002年
8 陈秀梅;坚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N];河北日报;2014年
9 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 陈瑛;爱国: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准则[N];人民日报;2014年
10 粟国康 王永友 西南大学;夯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基础[N];重庆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卓泽渊;法的价值总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虞慧;庞德的法律价值准则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裴亚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形成与实践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
3 王兴敏;公允价值准则化运用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孙鑫;公允价值准则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22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2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