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论制度伦理与社会主义新孝道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1-01 12:43

  本文关键词:论制度伦理与社会主义新孝道的构建 出处:《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制度伦理 孝道失范 社会主义新孝道


【摘要】:"孝"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核心元素。"百善孝为先"是先人们教育后辈齐家治国、为人处世的道德标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孝道思想被当作封建糟粕曾一度受到严重的批判和抨击,导致家庭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今,全社会正积极努力加强社会公民道德体系建设,扶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思想道德,这是一件关乎整个社会秩序建设的重大举措。文章从制度伦理的视角出发,针对传统孝道失范的现象及原因,探索一条将孝道伦理制度化的道路,构建社会主义新孝道。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其方法等;第二章制度伦理与社会主义新孝道,主要对制度伦理和社会主义新孝道的概念及特点等进行概述;第三章论述了用制度伦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孝道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四章是从制度伦理价值取向探索构建社会主义新孝道路径分析。
[Abstract]:"Filial piety" is the core element of China traditional moral culture. "Filial piety" is the first people to educate the younger and, Weirenchushi moral significance. But due to historical reasons, the filial piety is regarded as feudal dross once severely criticized and attacked, causing the relationship of family ethics and social order was serious damage. Nowadays, the whole society is actively working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moral system, strengthening "filial piety, Ti, loyalty,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faith, honesty, shame" and other traditional morality, this is a matter of the whole social order construction of major initiatives. From the institutional ethics perspective, th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anomie phenomenon and reason, will explore a filial piety ethics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constructing the new socialist filial piety.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topic,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second The institutional ethics and the new socialist filial piety, mainly on institutional ethics and the new socialist filial piety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paper;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promoting new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filial piety by institutional ethics; the fourth chapter is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filial piety path from the ethical value orientation.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华;;“制度伦理与社会发展”研讨会综述[J];资料通讯;2000年05期

2 何良安;论制度伦理的现实根据[J];湖湘论坛;2001年05期

3 江荣海;制度伦理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4 李仁武;政治文明及其制度伦理的道德考量[J];岭南学刊;2003年06期

5 何颖;;论制度伦理的功能与局限[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8期

6 李维岳;;公权制度伦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7 万俊人;;制度伦理与政治文明[J];理论导报;2008年06期

8 黄成华;;试论制度伦理的限度[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杨楹;;政治制度伦理的地位、结构及其历史始端[J];思想战线;2009年04期

10 王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伦理向度及其实践价值[J];江南论坛;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清荣;;制度伦理与中国实际[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汤建荣;;市场经济与诚信道德和制度伦理的重建[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亚明;制度伦理与制度中人的伦理[N];社会科学报;2000年

2 何颖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制度伦理:价值与局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徐元善;制度伦理与道德建设[N];光明日报;2002年

4 周燕军;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1年

5 王淑芹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他律性:制度伦理的限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杨通进;制度伦理与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建设[N];光明日报;2013年

7 易新;北师大学者著书探讨价值与文化关系[N];光明日报;2003年

8 谭长富 罗建文;简谈制度伦理建设[N];光明日报;2002年

9 管理学者 吴嘉杰;以恶制恶背后的制度伦理[N];东莞日报;2011年

10 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灵魂中争斗的游侠[N];中国社会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俊;两制关系视域中的制度伦理问题[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锦鑫;制度伦理的主体性基础[D];湘潭大学;2008年

2 侯斌;制度的伦理价值与制度伦理[D];苏州大学;2002年

3 孙玉翠;经济制度伦理探析[D];新疆大学;2007年

4 石佳弋;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制度伦理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卢金玲;反腐倡廉视阈中制度伦理的作用及其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美玲;荀子制度伦理思想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7 许婷;论制度伦理与社会主义新孝道的构建[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8 雷妤阳;制度伦理视域中的“蚁族”问题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斌;论制度伦理[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彭铮;论制度的道德意蕴以及制度伦理的价值取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64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64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4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