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凝聚与重建道德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的一种思维路向

发布时间:2018-01-07 01:26

  本文关键词:凝聚与重建道德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的一种思维路向 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共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 思维路向


【摘要】:任何一种思维路向都无法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完整、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从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道德领域内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等战略构想与要求的角度看,在当前文化与价值观多元化社会条件下,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本质上是一个可以跟凝聚与重建道德共识同建同构的过程。不断满足主体各方的根本利益需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突出政府诚信的表率与引领功能,彰显和引领形成知荣明耻的社会风尚,重视借鉴与运用国外优秀伦理文化建设成果,不仅是当前社会凝聚与重建道德共识的重要举措,也是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思维路向与实践基点。
[Abstract]:No way of thinking can construct a complete and persuasive frame of explan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thic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uilding a strong cultural power" put forwar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From the angle of strategic conception and requirement, such as construc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nd "deeply developing special education and governance of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moral field", under the current social conditions of pluralistic culture and values.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thic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in essence a process that can be condense and rebuild the moral consensus, constantly meet the basic interests of the main parties, and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of public opinion. Highlight the role of government honesty and leadership, highlight and lead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ial fashion of knowing honor and shame,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use of foreign excellent eth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results.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social cohes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moral consensus, but also a moral system adapted to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thic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n important way of thinking and practical basis.
【作者单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域若干前沿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5KDB0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与引导”(项目编号15YJA710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64
【正文快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经历了从计划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先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呼唤国防伦理文化自觉[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2 王佳翔;;浙商伦理文化转型的路径分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柴文华;论中国伦理文化中竞争与和谐的统一[J];理论探讨;1997年04期

4 王萍;;民族伦理文化与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07期

5 赵凯;在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文化[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3期

6 杨君武;西方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J];湖湘论坛;2001年02期

7 刘同君,夏民;伦理文化检讨与人的全面发展[J];唯实;2002年03期

8 汪岩桥;王佳翔;;新时期浙商伦理文化建设的内涵[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9 李海涛;;论构建和谐社会伦理文化的三大背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9期

10 徐晓杰;延安整风精神与中国当代伦理文化建设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薛有志;彭华伟;饶R,

本文编号:1390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90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d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