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在抗战精神的传承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18-01-07 07:25

  本文关键词:在抗战精神的传承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出处:《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抗战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传承


【摘要】:抗战精神是扭转民族命运、再造民族魂魄的内在力量,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本质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纽带与思想宝库。科学理性的抗战史观是传承抗战精神的基础,而当前"西方中心论"对中国抗战作用的轻视,日本军国主义对抗战历史的歪曲与历史虚无主义对抗战精神的消解,冲击着抗战精神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并最终显现为社会道德信仰困境与价值选择危机。直面并回击错误抗战史观,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对真实历史的发掘为依托,以对抗战精神的理论研究为支撑,以多维化抗战精神的传播路径为渠道,进而构建起系统化、科学化的价值传承机制。
[Abstract]:The spirit of Anti-Japanese War is the internal force to reverse the fate of the nation and rebuild the soul of the nation, which demonstrates the most essential value concept and spiritual pursuit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t is the spiritual link and ideological treasure to cultiv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s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spirit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while the current "Western-centered Theory" despises the role of China's Anti-Japanese War. The distortion of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militarism against Japan and the elimination of the spirit of historical nihilism impact on the national culture represented by the spirit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Finally, it appears as the dilemma of social moral belief and the crisis of value choice. To face and fight back against the wrong view of anti-Japanese history, we must adhere to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the guidance, and rely on the discovery of real histor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the spirit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channel of spreading the spirit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anti-Japanese war, a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mechanism of value inheritance is constructed.
【作者单位】: 天津城建大学社会科学部;
【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建设整体性研究(TJDJ13-001)
【分类号】:D64
【正文快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主流的价值观念,来源于对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先进价值观的沉淀、凝练与升华,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内核。抗战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高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曙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中的若干问题[J];理论视野;2013年05期

2 黄中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J];新湘评论;2014年07期

3 蒋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J];学习月刊;2014年07期

4 舒刚;;建设核心价值观——人是中心[J];前线;2014年03期

5 李雪婷;;美国和新加坡构建公民核心价值观的启示与借鉴[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张冰爽;试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7 杨百成,程光泉;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05期

8 李现曾,王凤英;价值观建设的社会意蕴[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徐少伟;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J];党建研究;2003年08期

10 姜涛;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价值观建设[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利辉;;如何认识北大荒核心价值观[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张耀灿;;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问题的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3 刘魁;;民营企业价值观的内化分析[A];2008湖北企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胡琦;;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西方经验之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5 马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郭明义精神[A];追寻雷锋的足迹:当代雷锋郭明义[C];2013年

6 张春美;;从方法论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7 季春;;中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视域分析[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吴颖新;;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的思考[A];本溪市各民主党派统战理论研究联合体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袁贵仁;;深入开展价值观与文化问题的研究[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 李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表述 新的内涵[N];长江日报;2012年

2 马凤强;构建共同价值观[N];新疆日报(汉);2012年

3 马建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维度[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湖南工程学院 毛晓华;推进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途径[N];光明日报;2013年

5 苏理文;奏响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动人旋律[N];人民日报;2014年

6 记者 王晓映;我省出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N];新华日报;2014年

7 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培在高处 育在广处 行在细处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玉溪日报;2014年

8 卢红 浙江省诸暨市人口计生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三方面做起[N];中国人口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兴旺;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改革发展[N];中国能源报;2014年

10 中共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钟俊杰;用核心价值观凝聚“合肥力量”[N];安徽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跃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河北大学;2011年

3 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佳;多层聚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5 郑伟;“第三条道路”价值观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构[D];安徽大学;2010年

7 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陈恢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殷晓元;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周军;弘扬传统优秀价值观的路径选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孟省;中国留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研究[D];大理学院;2013年

3 康菊英;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吕萌;论中共三位领导人对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探索[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5 张学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竹梅;列宁灌输理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运用[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7 崔莹;灌输理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8 王云霞;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9 陈耀玲;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10 赵黎明;苏共垮台的价值观反思[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391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391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c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