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认同塑造与承认获取: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发布时间:2018-02-11 13:41

  本文关键词: 认同 承认 核心价值观 软实力 出处:《理论导刊》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核心价值观向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转变主要是通过两种机制——认同和承认——实现的。核心价值观在内部通过认同的塑造实现文化心理上的协调、社会整合,从而形成、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通过在外部的传播,与其它文化的交流、竞争,以获得在世界上的独立地位,得到其它文化的承认,从而对外展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核心价值观同样是通过内部认同塑造、外部获取承认的方式来发挥其作用。认同塑造需要有建立在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核心价值观,并以价值观实践和实现为主要形塑机制。承认获取需要确立追求承认而非认同的目标,承认获取的方式主要是以中国自身的发展为基础,同时注意对世界事务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及注重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
[Abstract]:Core values are the core elements of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ore values to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is mainly realized through two mechanisms-identity and recognition. To achieve cultural psychological coordin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thus forming and enhancing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the country; core values are recognized by other cultures through extern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mpetition with other cultures, in order to gain independence in the world. Thus, the country's cultural soft power is displayed extern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the core values are also shaped through internal identity. External access to recognition to play its part. Identity building requires core values based on consensus of interests. And taking the practice and realization of values as the main formative mechanism. Recognizing that the acquisition needs to establish the goal of seeking recognition rather than identity, and recognizing that the way of obtaining is mainl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itself,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the solution of world affairs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as well as focus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现代转型的价值重构研究”(14AZZ005)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波;;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2期

2 孙西辉;吕虹;;文化软实力与加快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J];理论学刊;2008年08期

3 赵飒;;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01期

4 刘瑞丽;;论中国软实力建设[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王志学;;军队软实力建设应把握的几个原则[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6 刘齐;;发挥民俗积极作用与强化国家软实力建设[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7 吕建云;秦燕燕;;略论我国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空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8期

8 张国祚;;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07期

9 刘建民;刘源;;加强党的软实力建设,永葆党的纯洁性[J];理论导报;2013年06期

10 李智;;中国软实力建设:从理论走向实践[J];党政干部参考;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潘承烈;;加强企业软实力建设[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2 叶成民;;浅谈县级环保部门软实力建设[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3 孙淼;;加快首都软实力建设,打造北京历史文化魅力之都[A];2011北京文化论坛——打造先进文化之都培育创新文化论坛文集[C];2011年

4 宋冬梅;许涛;;彰显多元地域文化特色 推进山东文化软实力建设[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5 王一川;;文化符号与北京的世界城市软实力建设[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派记者 苗凡卒;国家软实力建设刻不容缓[N];深圳商报;2007年

2 韩文芝;国防软实力建设亟待加强[N];中国国防报;2008年

3 安梓瑕;让软实力建设成为检测事业的“助推器”[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4 蔡建国;大力促进文化软实力建设[N];联合时报;2009年

5 湖南大学党委书记 刘克利;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软实力建设中熠熠生辉[N];光明日报;2009年

6 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科学发展[N];咸阳日报;2011年

7 叶晓楠;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文化软实力建设需发挥优势扬长避短[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记者 钟荣华 陈巍;扎实推进软实力建设增强区域竞争力[N];台州日报;2006年

10 滁州市委 刘飞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考[N];安徽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陆阳;中国新闻传播的软实力构成及其创新[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晏曦;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挑战与借鉴[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程晓悦;中美文化软实力建设比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景德;文化软实力建设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4 张露;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杨洁;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王伟苗;论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软实力建设[D];湘潭大学;2012年

7 陈火亮;北京奥运会视野下的中国软实力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彭跃花;我国大学软实力建设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邢永亮;文化软实力—中国软实力建设的路径选择[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1年

10 刘利娟;加强贫困地区软实力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03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503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6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