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官德建设研究
本文选题:新时期 + 官德建设 ; 参考:《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博士论文
【摘要】:在当代中国,领导干部接受人民的委托行使公共权力,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各项社会事务,构成了全社会最高层次的道德实践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官德是领导干部运用公共权力、管理社会事务时应具有的道德素质和道德准则。领导干部官德对社会道德有导向作用,其核心就是如何用好权的问题。新时期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综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有关官德建设的研究成果,尽管学界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早已达成共识,但官德建设研究倾向于理论建构,主要是对官德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规范以及官德建设的基本对策进行学理性研究,而实践意义上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则相对逊色。鉴于这种情况,新时期官德建设研究一方面应发挥理论研究的基础作用,深入探讨官德的培养机理和运行机制,为进一步分析官德建设面临的实践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深化官德建设研究,离不开从道德生活实践和道德知识中汲取思想资源。其中,中国古代以“为政以德”为核心的官德思想,,提倡以道德约束权力;西方官德建设基于基督教的原罪论和人性恶的认识,崇尚法治,致力于在制度层面寻求制约权力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的官德建设理论,则为新时期中国官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官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经验是新时期官德建设的逻辑起点,为我们思考当前中国官德建设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进一步探讨中国官德建设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注意领导干部官德建设问题,在官德建设实践中,不但确立了领导干部基本的官德规范,不断深化了官德建设的具体内容,而且运用了灵活多样的官德建设的方式方法,形成了系统的官德建设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领导干部的重要法宝。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急剧的现代社会转型是导致当代中国包括官德失范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总根源。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时期的突出特征是:原有的体制、秩序和观念已被冲破,而新的体制、秩序和观念还未形成。在这种情境下,由于监督机制缺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多层次的文化冲突和思想道德教育失误等原因,引发了领导干部官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精神懈怠、腐败现象、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和官僚主义现象严重等,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 要科学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将其置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历史背景中进行全面的考量。新时期官德建设只有与官德失范问题的有效解决相结合,才能彰显出应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换言之,官德失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新时期官德建设目标的科学化,社会主义官德规范体系的建立,现代性价值理念的教育与积淀,各种制度措施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公民和领导干部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具体而言,新时期官德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确立官德建设科学化的目标。提高官德建设科学化水平,一是实现官德建设理论的科学化;二是在官德制度体系建设中,完善官德教育制度、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建设;三是官德建设方法的科学化,包括官德建设方法的继承和创新和遵循道德形成的规律等。其次,确立官德建设的原则。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和集体主义是新时期官德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再次,按权力行使的不同领域确立领导干部官德规范的内容。任何道德建设都有一个标准的问题。一般来说,官德的内涵是与政府和官员的职能密切相关的,因此,官德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道德。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范围几乎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在不同领域领导干部有不同的道德行为规范。在政治建设领域,领导干部的官德规范是忠于国家和勤政为民;在经济建设领域,领导干部的官德规范是清正廉洁;在文化建设领域,领导干部的官德规范是兼容并包;在社会建设领域,领导干部的官德规范是公正无私;在生态建设领域,领导干部的官德规范是和谐共存。而自我节制是官德规范由外在他律转化为内在自律的基础。最后,提出官德建设的路径。道德是社会规则与个人品德的统一体,一定意义上说,官德建设的路径不外是制度保障、道德教育、自我修养与环境熏陶。因此,新时期官德建设要实现教育、制度、监督和修身四位一体,一方面重视发挥道德软约束的作用,积极探索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和道德评价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用制度力量保证官德得以实现的途径,以增强官德规范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Abstract]:In contemporary China , leading cadres accept the entrustment of the people to exercise public power , lead and organize the people to carry out various social affairs such as political , economic , cultural , social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fficial morality in the new period should play the basic role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 and further study the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official morality ,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faced by the official morality construction .
On the other hand , in order to deepen the research of official morality construction , it is necessary to draw the thought resources from the moral life practice and the moral knowledge .
On the basis of Christianity - based original crime theory and human - evil understanding , Western officials advocate the rule of law , and are committed to seeking ways to restrict power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
Marx and Engels ' s theory of official morality construction provide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 s official morality in the new period .
During th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period ,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CPC ) has provide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fficial morality in the new period , and provide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fficial morality construction .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scientifically , it is necessary to put it into the macro -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
First , to establish the objective of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official morality ;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government ' s morality construction ;
Second ,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official morality , perfect the system of official morality education , the supervision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amination system ;
Third , the sc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official morality , including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official morality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the law of adhering to the law of moral formation , etc . Secondly , it is the basic principle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officials should adhere to . In general , the connotation of the official mor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officials .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 the official ethics of leading cadres is clean and clean ;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 the officials and morality of leading cadres are both inclusive ;
In the field of social construction , the official ethics norm of leading cadres is impartiality and impartiality ;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 the officials and morality of leading cadres ar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 and the self - restraint system is the basis of internal self - discipline .
On the other hand , we actively explore the ways of ensur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official morality by using institutional power to strengthen the authority and binding force of the official and German norms .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洪平;;官德效应[J];人才开发;2006年03期
2 蒋占峰;社会稳定视角下的官德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11期
3 沈小平;;官德建设势在必行[J];人民论坛;2006年09期
4 张庆立;反腐败必须加强官德建设[J];党史博采;2001年11期
5 徐剑开,吴保初;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4年06期
6 单华宝;;官德建设是从政的必修课[J];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04期
7 邢洪平;;官德效应[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2期
8 施建设;论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J];宿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9 郑明琛;浅谈加强和完善官德建设[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封春晴;领导干部要讲“官德”[J];唯实;199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凌厚锋;;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官德建设[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汪加强;;“官德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曹红生;;浅析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全程监督管理[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4 徐琛;;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研究[A];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2008年自选课题优秀调研成果选编[C];2010年
5 王明海;;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的艺术[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杨光;;改革开放与领导干部的保密修养[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7 杨青;;提高干部的政治鉴别力——学习《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A];灯塔颂——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七十五周年论文专辑[C];1996年
8 李成友;;领导干部应身体力行“三个代表”[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9 李珞山;;反腐倡廉教育重在教育领导干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尹富有;;弘扬优良传统 增强党的凝聚力[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彬县县委常委 史耀东;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N];咸阳日报;2007年
2 张世俊;官德正 民风淳[N];青海日报;2007年
3 通讯员 冯洁 陶伟东 沙凯;碑林以五德引领官德建设深入推进[N];西安日报;2011年
4 庆阳市直机关工委 胡文涛;官德建设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N];陇东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卞民德 吴齐强;官德用尺量 行不行得通[N];人民日报;2011年
6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 朱明国;换届:进退留转话官德[N];学习时报;2011年
7 彭润金 江西行政学院;善谋发展 依法行政 富有官德[N];中国社会报;2010年
8 由东方;官德法制化,让胸怀私欲之人不敢违法[N];检察日报;2011年
9 刘武俊;用法治造就有官德的好官[N];法制日报;2011年
10 许宝健;要大张旗鼓地推进官德建设[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彦芬;新时期中国官德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贾金易;当代中国官德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褚玉清;中国新时期官德建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张永远;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的现代官德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唐利斌;官德建设问题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丽娟;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道德评价标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柴世钦;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结构、功能与生成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夏可珍;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难题破解[D];中南大学;2012年
9 杨鑫;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徐云鹏;中国现代官德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亚荣;新时期官德考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2 唐忠;当代中国官德建设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 孙向东;权力腐败视阈下的当代中国官德失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江翔;论政府信用与官德建设[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徐靖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启示[D];西南大学;2009年
6 陈晓文;当前官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周虹;中国官德建设研究及当代官德模式构建[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8 李永广;道德与法治建设中的官民分层解析[D];烟台大学;2007年
9 文小兰;江泽民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周娟;领导干部公仆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6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08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