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情势与策略——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考察与分析
[Abstract]:The advent of the big data era is changing our work, life and thinking from all aspects, and is constantly 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our existing social order, 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social governance and ideological security. With the help of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of network big data and its powerful function of data analysis, we firmly control the initiative of ideological work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network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Only by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 network ideological work in the big data era can we safeguard the ideological security of cyberspace and safeguard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博空间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与防范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3BKS073)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媒体传播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及其对策”(项目编号:15ZD04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yN;;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的灵魂[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耿国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理论视域——冷战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何林;;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4 韩玉霞;;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2期
5 刘冬;高彩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的作用[J];学理论;2009年09期
6 莫岳云;周云;张青红;;西方的渗透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耿国华;;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理念[J];求索;2009年11期
8 王岩;茅晓嵩;;“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9年05期
9 莫岳云;;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J];湖湘论坛;2010年04期
10 余喜;;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初探[J];理论界;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美丽;;微博客境遇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探索[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2 王熙;;新自由主义的当代特征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策略[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林;加强机关党建工作 确保意识形态安全[N];西藏日报(汉);2014年
2 何怀远 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部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全球屏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樊和平;伦理道德问题影响意识形态安全[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王岩;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路径[N];光明日报;2014年
5 崔文佳;意识形态安全是做学问的底线[N];北京日报;2014年
6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基地首席专家 赵惜群;切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N];湖南日报;2013年
7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辽宁;意识形态安全:挑战与应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记者 泽央;全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隆重召开[N];甘孜日报(汉文);2011年
9 整理 本报记者;筑牢人民心中的长城[N];人民日报;2011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李慎明;做人要做这样的人[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兴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张博;现代传媒条件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仲崇东;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邓国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刘东浩;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6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韩健鹏;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2年
8 赵付科;当代中国政权稳定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其波;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成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勇军;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张弘;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石磊;新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曲鸿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7 周玲;中国后发式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8 曹年开;全球化视野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析[D];渤海大学;2015年
9 吴迪;互联网时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38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138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