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互联网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基于“自干五”现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7-24 10:44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意见群体"正显示出巨大的舆论能量,并且越来越成为一种介入社会现实的重要力量。"自干五"是一个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意见群体,其特点是秉持理性客观、尊重事实的态度,认同中国当下社会政治秩序,认同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一种网络意见表达群体,"自干五"的理念与意在构建广泛社会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自干五"现象对于互联网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更有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启示。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New opinion Group" is showing a huge public opinion energy, and increasing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force to intervene in the social reality. " Zaigan five "is a group of opinions which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ts characteristic is to uphold the attitude of rationality and objectivity, respect the facts, identify with the current social and political order of China, and identify with the road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As a network opinion expression group, the concept of "self-doing fiv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hich are widely recognized by society. The phenomenon of "self-doing five" has many important revelations on how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how 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more effectively in the internet ag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蔺淑英;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理论学刊;2005年09期

2 张耀灿;李辽宁;;试析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4期

3 贺新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建设路径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02期

4 苏富强;;近年来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王永贵;;论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J];理论探讨;2007年05期

6 王永贵;;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经验[J];江汉论坛;2007年08期

7 曹和修;;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颜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意识形态建设[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9 周小平;;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创新与发展[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褚凤英;;关于提升意识形态建设的思维方式[J];理论探索;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永贵;邱斌;;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若干思考[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吴兆雪;叶政;;加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兆雪;叶政;;加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阳素云;;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馨宇;;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应有必要的张力[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曾令勋;;论微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7 李国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及基本经验[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8 肖巍;;国家发展的意识形态建设问题[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9 许明;;当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逻辑前提、思想内核和历史境遇[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杜文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党校 李君如;探索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N];安徽日报;2007年

2 张磊;探索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规律[N];光明日报;2008年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王岩;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使命与方略[N];光明日报;2011年

4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翔;自觉担当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任[N];黑龙江日报;2013年

5 李家珉;意识形态建设刻不容缓[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石国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意识形态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郑传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力作[N];福建日报;2007年

8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罗剑明;意识形态建设——文化发展绕不开的一个中心[N];社会科学报;2007年

9 福建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潘叔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N];人民日报;2008年

10 俞伯灵;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与时俱进[N];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海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段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曹丽;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梁伟锋;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志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肖应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家锋;新时期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41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141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9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