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老子思想的当代教育功能

发布时间:2018-11-10 16:58
【摘要】:老子的思想,是一种全面的思想,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其中所囊括的诸多精华,不仅对当时社会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始终绽放着熠熠的光辉,也为今人所借鉴。《道德经》是老子智慧的积淀,分为上下两部分,其字里行间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博大精髓。老子从大自然出发,以当时所处社会现状为依据,在广泛汲取了前人优秀思想基础上,分别从“道”和“德”入手,独辟蹊径,深刻阐释了治国理政、社会建设、生态和谐等各方面的规律以及个人修养之道。针对社会发展中的不同问题,老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无论对执政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做以了相应的要求:提倡防患于未然;注重民生,劝诫君王要以民为本,以民为先;以天地自然为尊,将宇宙看作是万物的根源,认为万物都不可能超越它们而存在;重视“无”,反对刻意为之的“有”。他还崇尚俭德,将“俭”、“慈”和“不敢为天下先”视做人生“三宝”。本文在剖析了老子思想的基础上,阐释了老子思想在政治、社会、个人修养以及生态领域中的基本体现,并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了当前严重阻碍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个人幸福乃至生态和谐的一些现实问题及其解决途径。针对现实:一是借鉴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简政放权,适度弱化行政干预;二是将老子的民生思想与当前社会实际相结合,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维护人民在生活生产中的各项权益;三是崇尚俭德,厉行节俭之风,反对奢侈浪费,加强民众的节约意识;四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避免机械的说教,应当化有形为无形,树立道德模范,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五是深刻领会老子的以天地自然为尊理论,赋予其时代内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尊重“万物自化”之规律,构建“天人合一”的和谐局面。总之,本文在对老子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后,探寻了有效解决现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弊端的基本途径,旨在推进我国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Abstract]:Laozi's thought, which covers all fields of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not only has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but also has a long history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Book of Ethics is the accumulation of Laozi's wisdom, 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nd contains the great essence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Proceeding from na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ocial situation at that time, on the basis of the extensive absorption of the excellent ideas of predecessors, Laozi began with "Tao" and "virtue", and opened a new way to profoundly explain how to govern the country, how to manage politics, and how to build a society. Ecological harmon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law and personal cultivation. In view of the different problems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Laozi put forward practical and practical solutions, whether to the ruling or ordinary people, have don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equirements: advocate the prevention of trouble in the early stages; Pay attention to people's livelihood, exhort the king to regard the people as the foundation, regard the nature of heaven and earth as the primacy, regard the universe as the root of all things, think that all things cannot exist beyond them,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nothing" and oppose the deliberate "existence." He also advocated thrift, will "thrift", "Mercy" and "dare not for the world" as life "three treasur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ozi's though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embodiment of Laozi's thought in the fields of politics, society,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and ecology, and combines i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day, and probes into the serious hindrance to national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Social development, personal happiness and even ecological harmony,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 Aiming at the reality: first, draw lessons from Laozi's political proposition of "governing without doing", simplify the administration and delegate power, and moderate weaken the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Second, combine Laozi's thought of people's livelihood with the current social reality,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fundamentally safeguard the people'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life production; Third, advocating thrift, practicing thrift, opposing extravagance and waste, and strengthening the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saving; Fourth, in order to avoid mechanical pr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should turn the tangible into invisible, set up moral models, encourage people to be positive in the process of imperceptible change, and form a good situation of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Fifth,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understand Laozi's theory of respecting heaven and earth and nature, endow it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imes, adhere to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pect the law of "self-transformation of all things", and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ituation of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In a word, after deeply analyzing Laozi's though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basic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good and fast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现曾,王凤英;思想政治教育与现时代三题[J];探索;2000年02期

2 王勤;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几个社会条件[J];探索;2000年04期

3 朱琪虹,王盛茂;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图书馆建设;2000年03期

4 王泽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思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姜延宝,蔡东平;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益问题[J];党建与人才;2000年05期

6 曾鹃;浅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J];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7 钟崇先;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刍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8 田祚雄;世纪之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反思与前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韦兆钧;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超前性及其实现之策略[J];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罗槐茂,黄岳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翁文泰;姚其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陈潜;陈均宝;;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3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周加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继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正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N];广西日报;2005年

2 解放军报记者 董强 本社记者 曹智;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天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与量[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6 张弛 周奔;喜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格局[N];解放军报;2007年

7 陈锐邋特约记者 唐向东;总后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N];解放军报;2007年

8 张瑞霞;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首府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 马奇柯;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荣邋记者 夏洪青;二炮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N];解放军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英;解构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8年

2 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的拓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郑建松;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学术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巫阳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国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23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323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