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18-11-14 13:44
【摘要】: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给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带来深刻变革,主体意识被唤醒,,独立性逐渐增强,创造活力得到空前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担负关注人自身发展,解读人生价值,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更为深刻地认识和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我们就会发现,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线”的价值与作用的高扬,另一方面则是“短路”现象和事实的广泛存在。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如今,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尊重人性,强调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形成体系。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主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阐释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概括归纳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第二部分从现实角度出发,首先反思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重视群体性忽视人的个体性、强调知识性忽视人文关怀、以灌输为主忽视人的主动性、强调规范性忽视人的创造性。其次,从人本化、民主化、生活化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及其现实意义。在分析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的基础上,总结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教育地位的平等性、教育方式的开放性、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过程的互动性。实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提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本文认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一是要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从泛政治性走向兼顾人性、从外化走向自我、从封闭走向开放。二是实现受教育者的主体化,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和建立民主平等关系。三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科学化,要做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统一、尊重受教育者的差异性和遵循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四是实现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内容要吸纳最新理论成果、反映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贴近受教育者思想实际。五是实现教育方法的双向互动,主要通过交往对话、情感交流、教育与自我教育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制灌输带来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指向的是人的精神世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尊重人的人格和人性,满足人内在的道德需要,体现了一种基于人性尊严的价值观。本文把现实的个人作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线索,在运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实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寻找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希望能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永华;;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角色定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石中英;;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种批判性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3 周胜斌;孔毅;;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浅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4 王婷;;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基础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0期

5 李合亮;刘艳;;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5期

6 李维岳;;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的发展理念[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6期

7 马万宾;;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8 郝文军;;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其行动逻辑[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9 杨建义;;序差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的实践形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宋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创新[J];高教探索;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2331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331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f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