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的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05:00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的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工业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生活生存质量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由此,人们的“低碳生活”意识开始觉醒。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观念与行为将会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低碳生活要从概念变成观念,从观念变成责任,从口号变成行动,从行动变成生活方式,必须深入开展一系列的理论研究。高等院校是社会前沿问题的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对低碳这一新的生活方式的教育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从而促使学生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强化低碳意识,,创新生活方式。可以说,低碳生活教育将成为高等院校的新的研究领域。 低碳生活作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深受社会关注。低碳生活是一种经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本文从“低碳”这一概念出发,借用文献整理和实证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索大学生这一群体的低碳生活意识的培育路径,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并提出有效的培育路径。在引言中主要阐述了此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现状。主体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为低碳生活概述及研究价值及必要性;第二章介绍了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分别论述了低碳生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和大学生在低碳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第四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方面的状况分析。主要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阐述。第五章是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的培育路径的研究。分别从政府、高校、家庭、社会和媒体五方面提出培育对策;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部分,对大学生低碳生活这一问题作整体评析。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发现、提出和探索现有教学体制的不足和培育大学生环保理念和低碳生活意识的路径。这对大学生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高等教育以及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对缓解和改变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恶化问题、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生存质量、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都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低碳生活 培育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引言9-11
  • 一、 低碳生活概述、研究价值与必要性11-15
  • (一) 低碳生活概述11-12
  • (二) 低碳生活的研究价值与必要性12-15
  • 1. 低碳生活的研究价值12-13
  • 2. 低碳生活的必要性13-15
  • 二、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15-16
  • (一) 初始关注,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1990 年——2004 年)15-16
  • (二) 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减排目标(2005 年——2009 年)16
  • (三) 提出减排承诺,低碳相关概念深入人心(2009 年至今)16
  • 三、 低碳生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和大学生的角色16-20
  • (一) 低碳生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16-18
  • 1.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和发展17
  • 2. 拓展教学渠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17
  • 3. 有助于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17-18
  • (二) 大学生在环保和低碳生活中担当的角色18-20
  • 1. 担当生力军的角色18
  • 2. 担当传播者的角色18-19
  • 3. 担当践行者的角色19-20
  • 四、 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0-24
  • (一) 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存在的问题20-22
  • 1. 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理解存在偏差,较狭隘20-21
  • 2. 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淡薄,未形成行为习惯21
  • 3. 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意识具有从众心理,未成为一种责任与态度21-22
  • (二) 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2-24
  • 1. 政府对低碳生活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22
  • 2. 高校对生态德育重视程度不够22
  • 3.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引导有误22-23
  • 4. 社会缺乏低碳生活氛围23-24
  • 五、 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教育的培育路径24-28
  • (一) 政府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环保意识24
  • (二) 高校加强生态德育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具体社会实践24-25
  • (三) 家庭成员在生活方式上创造条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25-26
  • (四) 媒体要充分利用舆论力量,宣传低碳生活26
  • (五) 积极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促进大学生低碳工作的发展26-28
  • 结语28-29
  • 参考文献29-31
  • 后记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章婷;;浅议低碳生活的推广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毛志远;;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3 李光普;檀丽丽;;当代大学生应成为低碳文化的有力推动者[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4 李雪;;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调控[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Z1期

5 薛妙勤;;低碳生活的伦理基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魏敏;;生态文明视阈中的低碳教育可行性初探[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彭淼;史云峰;董园;;低碳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年09期

8 李荔歌;;浅析当代低碳生活方式中的环保道德因素[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8期

9 姬宏伟;刘筠;;低碳生活与低碳经济实现途径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10 耿建祥;;尝试高校“低碳教育”的若干举措[J];学理论;2010年36期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的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1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8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