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籍革命名人故居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08:00
本文关键词:湖南籍革命名人故居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革命中涌现出了很多的历史名人,其中湖南籍革命名人占相当大的比重,研究湖南籍中国革命名人故居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时,又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探讨和研究名人故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功能。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比较,名人故居具有趣味、休闲、隐性等特点,从而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参观名人故居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及故居工作人员是教育者,参观者为受教育者,名人故居使枯燥的历史史料变得生动形象、更容易让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内容,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来研究湖南籍革命名人故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问题:第一部分:从湖南历史和文化出发,研究先秦时期及先秦以后的湖南历史和文化,近代湖南的社会状况和湖南成为近现代革命杰出人物辈出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湖南革命名人及其故居,列举了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和教育家的代表性人物及其故居的陈列状况。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名人故居的具体教育功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个人修养方法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名人故居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路径。
【关键词】:名人故居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保护 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导论11-14
- 一、选题缘由11
- 二、研究意义11
- 三、文献综述11-12
- (一)国内研究现状11-12
- (二)国外研究现状12
- 四、研究方法12-13
- 五、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3-14
- (一)重点13
- (二)难点13
- (三)创新点13-14
- 第一章 湖南: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14-21
- 一、湖南历史和湖南文化14-15
- (一)先秦时期的湖南及文化14
- (二)先秦以后的湖南及文化14-15
- 二、近代湖南的社会状况15-18
- (一)曾国藩与湖南社会风气的形成16-17
- (二)近代湖南的社会阶层17
- (三)近代湖南的经济状况17-18
- (四)近代湖南的文化教育状况18
- 三、中国近现代革命中的湖南18-21
- (一)清朝末期湖南的反清活动18-19
- (二)辛亥革命中的湖南19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湖南19-21
- 第二章 中国革命中涌现出的湖南籍杰出人物及其故居21-28
- 一、政治领袖21-23
- (一)毛泽东21
- (二)刘少奇21-22
- (三)胡耀邦22
- (四)任弼时22-23
- 二、军事家23-25
- (一)彭德怀23-24
- (二)贺龙24
- (三)罗荣桓24
- (四)粟裕24-25
- 三、教育家和革命家25-28
- (一)徐特立25
- (二)林伯渠25-26
- (三)蔡和森26
- (四)成仿吾26-27
- (五)谢觉哉27-28
- 第三章 湖南籍名人故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功能28-35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8-29
- (一)爱国主义28-29
- (二)自由平等29
- (三)诚信友善29
- 二、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信念29-30
- (一)马克思主义29-30
- (二)社会主义30
- 三、在革命实践中加强个人修养30-32
- (一)恪守党性31
- (二)艰苦奋斗31
- (三)廉洁奉公31-32
- 四、名人故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32-35
- (一)导向功能32-33
- (二)激励功能33
- (三)感化功能33-34
- (四)陶冶功能34-35
- 第四章 湖南籍中国革命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35-44
- 一、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35-37
-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不足影响其效果35-36
- (二)主管及相关部门意识偏差扭曲其意义36
- (三)硬件落后影响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36-37
- (四)过分强调经济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37
- 二、制约名人故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其他因素37-40
- (一)主体因素37-38
- (二)客体因素38
- (三)体制因素38-39
- (四)环境因素39-40
- 三、名人故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对策40-44
- (一)坚持名人故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40-41
- (二)拓宽名人故居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41-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希成;;斜滩名人故居[J];政协天地;2005年07期
2 ;保护和利用好名人故居 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J];世纪行;2005年Z1期
3 本刊记者;;整饬城市的记忆——政协委员建言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J];北京观察;2006年03期
4 何卓新;;浅议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J];北京观察;2006年03期
5 朱蓉先;;名人故居保护应明确列入文化遗产保护规划[J];北京观察;2006年03期
6 薄茹;;名人故居保护喜与忧[J];北京观察;2006年03期
7 关睿;;简述名人故居保护在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期
8 冯新生;林盛;;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之路[J];浙江人大;2009年06期
9 张乘宁;;名人故居的命运[J];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21期
10 陈光中;;名人故居的一缕光明[J];w
本文编号:251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