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道德模范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13:09

  本文关键词:道德模范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体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逐渐迷失了自己,道德滑坡、道德沦丧等现象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党和国家大力推进道德模范宣传活动,以期引领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发展。但是,当前我国道德模范宣传活动仍然存在些许问题,影响了活动效果地体现。这需要我们进行探究并找出解决措施,以确保整个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本文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道德模范宣传概述。首先对道德模范的涵义进行了阐释,并指出道德模范具有真实性、先进性、社会性、时代性、权威性以及可模仿性的基本特征。其次进一步阐释了道德模范宣传的涵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指出,通过“立德树范”进行道德教化是我国的古老传统。最后阐释了道德模范宣传活动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理论、道德模范价值理论以及社会学习理论三方面。 第二部分:道德模范宣传的当代价值。从坚定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主义秩序以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三大方面论述了道德模范宣传活动的价值。首先,从有助于坚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方面,阐述了道德模范宣传活动具有坚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其次,从有助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缓和社会主义人际关系方面,阐述了道德模范宣传活动具有维护社会主义秩序的价值。最后,从为社会主义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以及为社会主义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这两方面阐述了道德模范宣传活动具有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 第三部分:当前道德模范宣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指出了影响道德模范宣传活动效果的五大问题:其一,道德模范形象缺乏真实性和多样性;其二,道德模范宣传方式不完善,存在宣传媒介单一且缺乏社会责任感,宣传时间短、周期长以及宣传缺乏中小型活动相配合等问题;其三,道德模范宣传中主客体关系不健全,包括主体间缺乏合作、不考虑客体的需要、二者关系绝对化三个具体问题;其四,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存在不利因素,影响道德模范宣传活动地开展;其五,一味强调道德模范的非功利性,缺乏道德模范的保障和关爱机制,导致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惨况。 第四部分:道德模范宣传活动的有效举措。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问题,一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一,要依据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树立道德模范形象。其二,通过抢占新兴网络阵地、加强新闻媒介建设、依靠大小型以及长短期活动配合的方式改善道德模范宣传方式。其三,完善道德模范宣传中的主客体关系,包括加强主体间的合作、依据客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宣传以及协调二者的关系三方面。其四,优化道德模范宣传环境,即通过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来优化经济环境,通过弘扬核心价值、坚定理想信念来优化政治环境,通过发扬中华传统、夯实文化根基来优化文化环境。其五,建设道德模范的关爱和保障机制,保障道德模范的德行不受非议并嘉奖道德模范的德行。
【关键词】:道德模范 宣传活动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8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导言9-13
  • (一) 选题意义9-10
  • 1.理论意义9
  • 2.现实意义9-10
  •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10-11
  • 1.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10-11
  • 2.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11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1-13
  • 1.研究方法11-12
  • 2.创新之处12-13
  • 一、 道德模范宣传概述13-20
  • (一) 道德模范宣传的涵义13-18
  • 1.道德模范的涵义13-16
  • 2.道德模范宣传的涵义16-18
  • (二) 道德模范宣传的理论依据18-20
  • 1.意识形态理论18-19
  • 2.道德模范价值理论19-20
  • 3.社会学习理论20
  • 二、 道德模范宣传的当代价值20-25
  • (一) 坚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可靠保障21-22
  •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21
  • 2.坚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21-22
  • (二) 维护社会主义秩序的有力举措22-23
  • 1.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22
  • 2.缓和社会主义人际关系22-23
  • (三) 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23-25
  • 1.增强社会主义发展的文化软实力23-24
  • 2.培育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4-25
  • 三、 当前道德模范宣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5-36
  • (一) 道德模范形象存在的问题26-27
  • 1.道德模范形象“高、大、全”,缺乏真实性26
  • 2.道德模范形象单一,缺乏多样性26-27
  • (二) 道德模范宣传方式存在的问题27-29
  • 1.道德模范宣传媒介单一且缺乏社会责任感27-28
  • 2.道德模范宣传时间短、周期长28-29
  • 3.道德模范宣传缺乏中小活动配合29
  • (三) 道德模范宣传中主客体及其关系存在的问题29-31
  • 1.道德模范宣传主体缺乏相互配合29-30
  • 2.道德模范宣传忽视客体多样性30
  • 3.道德模范宣传中主客体关系绝对化30-31
  • (四) 道德模范宣传环境存在的问题31-34
  • 1.经济环境存在的不利因素31-32
  • 2.政治环境存在的不利因素32-33
  • 3.文化环境存在的不利因素33-34
  • (五) 道德模范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34-36
  • 1.过分强调道德模范的“非功利”性34-35
  • 2. 缺乏支持道德回报的机制和氛围35-36
  • 四、 道德模范宣传活动的有效举措36-50
  • (一) 遵循“三贴近”原则树立道德模范37-39
  • 1.贴近实际37
  • 2.贴近群众37-38
  • 3.贴近生活38-39
  • (二) 改进道德模范宣传方式39-41
  • 1.抢占新兴网络阵地,进行多样化宣传39-40
  • 2.加强新闻媒介建设,进行正面宣传40-41
  • 3.依靠大小型、长短期活动配合宣传41
  • (三) 完善道德模范宣传中的主客体及其关系41-45
  • 1.整合道德模范宣传主体的力量42-44
  • 2.根据宣传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宣传活动44
  • 3.提高宣传者和宣传对象的自身素质并协调二者关系44-45
  • (四) 构建道德模范宣传的稳定环境45-48
  • 1.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45-46
  • 2.弘扬核心价值,坚定理想信念46-47
  • 3.发扬中华传统,夯实文化根基47-48
  • (五) 建设道德模范的关爱和保障机制48-50
  • 1.保障道德模范行为不受非难48-49
  • 2.嘉奖道德模范的良好德行49-50
  • 结语50-51
  • 注释51-53
  • 参考文献53-5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6-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华;田军鹏;;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反思与重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2 明栋才;;价值取向多元化时代的榜样教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林碧英;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榜样教育[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2年02期

4 黄吴静;韩峰;;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理论及其在榜样教育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5 崔婷婷;;论道德模范影响力的提升[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6 刘灿婷;;积极推进我国道德模范常态化建设——基于学雷锋活动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3年18期

7 袁文斌;刘普;;榜样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心理机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袁文斌;;中国古代榜样教育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河北学刊;2010年01期

9 王志玲;;论榜样教育[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10 杨婷;;榜样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道德模范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6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5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