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化视阈下的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3:12
本文关键词:政治社会化视阈下的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政治社会化关系着政治体系的存亡,一直以来为各国统治阶级所重视,要实现政治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而在实行民主政治的社会,实现政治社会化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公民教育,开展公民教育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承、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延续。 我国受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的影响,由于缺乏民主传统,民主意识向来较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公民教育的需求也随之产生。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还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大多只是在教育的某个阶段、某些环节体现了公民教育,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今天,重视并加强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以公民教育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出发,对政治社会化、公民以及公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探讨了广义下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政治社会化视阈下的基本内容,在探究西方公民教育思想、我国有关公民教育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公民教育的相关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阐述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对政治社会化视阈下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从公民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建设、实践体系建设、资源体系建设四个维度来构建公民教育的发展路径,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 中国 公民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插图索引10-11
- 附表索引11-12
- 第1章 绪论12-21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综述13-20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3-17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7-20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20-21
- 1.3.1 研究思路20
- 1.3.2 创新之处20-21
- 第2章 政治社会化与公民教育的概述21-42
- 2.1 政治社会化的内涵、特征21-24
- 2.1.1 政治社会化的内涵21-22
- 2.1.2 政治社会化的特征22-24
- 2.2 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涵义24-26
- 2.2.1 公民的涵义24-25
- 2.2.2 公民教育的涵义25-26
- 2.3 公民教育的内容26-34
- 2.3.1 广义的公民教育内容26-30
- 2.3.2 政治社会化视阈下公民教育的内容30-34
- 2.4 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34-39
- 2.4.1 西方公民教育的理论34-36
- 2.4.2 中国公民教育的思想36-38
- 2.4.3 马克思主义公民教育的思想38-39
- 2.5 公民教育的发展模式39-42
- 2.5.1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39
- 2.5.2 价值澄清模式39-40
- 2.5.3 关心体谅模式40-41
- 2.5.4 社会行动模式41-42
- 第3章 政治社会化视阈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价值意义与现状分析42-57
- 3.1 政治社会化视阈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价值意义42-44
- 3.1.1 开展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42-43
- 3.1.2 开展公民教育是公民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43-44
- 3.1.3 开展公民教育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44
- 3.2 政治社会化视阈下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实状况44-54
- 3.2.1 数据调查与结果统计44-46
- 3.2.2 政治社会化视阈下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分析46-54
- 3.3 政治社会化视阈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存在的问题54-57
- 3.3.1 教育理念的缺乏54-55
- 3.3.2 教育对象的局限55
- 3.3.3 教育内容的片面55
- 3.3.4 教育形式的单一55-57
- 第4章 政治社会化视阈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构建思路57-69
- 4.1 重视公民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57-61
- 4.1.1 转变公民教育理念57-58
- 4.1.2 明确公民教育目标58
- 4.1.3 丰富公民教育内容58-61
- 4.2 优化公民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61-63
- 4.2.1 着力推进独立课程建设61-62
- 4.2.2 充分发挥综合课程优势62
- 4.2.3 积极开发隐蔽课程资源62-63
- 4.3 加强公民教育的实践体系建设63-66
- 4.3.1 课堂教学注重实践性63-64
- 4.3.2 学校公民教育课外活动的多样化64-65
- 4.3.3 社会公民教育实践形式的网络化65-66
- 4.4 完善公民教育的资源体系建设66-69
- 4.4.1 设立“准家长”公民培训基地66-67
- 4.4.2 成立城市“社区公民学校”67-68
- 4.4.3 建立“农村公民教育基地”68-69
- 结语69-71
- 参考文献71-74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74-75
- 附录 B 当代中国公民教育问卷调查75-77
- 致谢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英;;公民教育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J];北京教育(德育);2009年04期
2 齐百健;;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及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2期
3 吴东莞;;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延伸[J];党政论坛;2009年03期
4 洪明,许明;国际视野中公民教育的内涵与成因[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5 王敏;;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6 周光辉;;公共问题背后的公民观念——从政治学的视角看待社会公共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7 李图强;李家福;;公民教育的理论与结构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8 任勇;;政治学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基本审视与哲学基础[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何贵英;;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J];理论观察;2010年03期
10 沈堰奇;对加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政治社会化视阈下的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