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04:32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一项政治优势,它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现代化建设阶段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也取得了有效的育人效果。然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接受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而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接受主体的接受动力不足。本文正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动力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影响接受动力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是指引起或激发接受主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原则等内容,并最终把这些内容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精神或外在行为的的各种正作用力。其特征包括普适性和特殊性、阶段性和长远性、原始性和发展性、主导性和辅助性。接受主体在接受过程中所受到的内在驱动力和外在正导向力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的结构。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发生启动、选择获取、内化整合、外化践行和反馈调节这五个环节构建接受动力机制,可以保持接受主体在整个接受过程中的接受动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机制时,要注重发挥兴趣、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对相关环节的调节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运行,必须保证接受主体有充足的动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需要在接受过程中充分发挥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满足接受主体在不同阶段的具体需要,对接受主体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综合素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此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预期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4
本文编号:2592759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绍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马奇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J];江汉论坛;2004年09期
3 路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J];江汉论坛;2004年10期
4 刘居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问题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4期
5 刘居安;论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4期
6 王淼;;论精神需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姚红波;许悦联;;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J];求实;2006年01期
8 王敏;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9 郜火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类型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刘居安;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2 杨媚;思想政治教育动力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92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9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