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环境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21 07: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受互联网影响而形成的网络文化环境,与现实社会的文化环境不同,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多重性、动态性等特征。作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全新环境,网络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等要素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我国网络化建设进程只有短短20多年的历史,网络文化环境建设还存在着各种不尽人意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采取综合性的发展对策,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才能发挥网络文化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降低消极因素的影响,开创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本文正文共分四章内容:第一章,系统论述网络文化环境的基本理论。网络文化环境基本理论包括网络文化环境的概念、涵义、特征和功能等内容,这是对本文内容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前提条件。网络文化环境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围绕在思想政治教育周围,并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形成、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一切网络文化因素的有机总和。网络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与特征,使得网络文化环境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多重性、动态性等基本特征。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看,网络文化环境具有导向、凝聚、育人和约束等重要功能。第二章,全面分析网络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网络文化环境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法回避的一个新环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可或缺的一个环体要素。由于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间互为影响,且相互作用,所以网络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等要素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三章,深入剖析网络文化环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传统的社会文化环境相比,网络文化环境具有明显不同的内涵和特征。我国网络化建设进程只有短短20多年的历史,网络文化环境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主要的问题体现为文化信息的多样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导性存在冲突、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出现脱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设网络文化环境的意识不强和网络文化环境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等方面。第四章,全面探讨网络文化环境建设的对策。无论是从增强我国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来看,还是从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来看,我们需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采取综合性的发展对策,全面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主要的对策为,加强网络空间的主流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实现网络文化资源的整合;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完善网络的法律体系,建设网络文化的制度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4
本文编号:2592959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令辉;;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17期
2 龙妮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协同育人模式刍议[J];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05期
3 韩晓娅;;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提高[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年02期
4 王务均;;搭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经验与做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10期
5 王浩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底蕴及其基本结构[J];前沿;2012年11期
6 宇文利;;关于当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02期
7 杨亚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反思与重构——基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喻俊娇;;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育人功能[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年01期
9 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过程及其本质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10 杨立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汪玉凯;;加强网络治理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营立;网络文化环境中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2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92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