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10:06

  本文关键词: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民主政治作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普遍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蓬勃发展,这不是启蒙运动历史的重写,也并非启蒙运动主题的再现,而是在当代市场与权力双重驱动下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趋势。现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的文化背景不管有多大差异,几乎都本能地向往和渴望民主政府,在这样的政府统治下,人民有充分的权利、自由、渠道、保障,对关乎自身利益的政府决策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即使是民主政府最大的敌人——专制政府,都要为自身的统治披上一层民主的华丽外衣。这一事实表明:尽管暴力征服、代际世袭都曾经是政权合法性的支撑,但是在宪政法治的现代文明社会,政权合法性必须来源于民主土壤的有力支撑,民主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普遍理想。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是世界上封建专制的历史最漫长的国家,这种独特的历史与现实境遇决定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项史无前例的系统工程,而进行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又是这一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性环节。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要始终到三个坚持:一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基本观点与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是对资本主义民主观的扬弃,它肯定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进步性,但同时又一针见血地批判了其狭隘性、虚伪性、片面性,社会主义民主是在超越资本主义民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广泛的、全面的真实的民主;二是要坚持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民主思想的合理内核,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思想中的合理因子,又包括一些二十世纪下半叶实现转型的新型民主国家的成功举措;三是要始终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教育我国公民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价值、模式及其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建设路径,方式与策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与世界两个大局,不但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者、推动者,也是世界民主话语与概念的设定者。作为一名坚定而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科学内涵,批判分析包裹在普世价值思潮中的西方民主话语,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通过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强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构建起公平、公正、公开的政治生态,建立平等对话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民主观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培育参与精神、包容精神、竞争精神、法治精神,增强权利意识、尊重意识、多元意识、开放意识、公平意识、正义意识,让民主造福中国、让民主观教育润泽人民。
【关键词】:民主 民主观 民主观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问题缘起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述评12-16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2-13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3-16
  • 1.4 研究内容16-17
  • 1.5 研究方法17-18
  • 第二章 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的时代场域18-24
  • 2.1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18-19
  • 2.1.1 市场竞争的健康有序运行18
  • 2.1.2 多元利益矛盾的合理解决18-19
  • 2.1.3 权力“寻租”现象的制度应对19
  • 2.2 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19-21
  • 2.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19-20
  • 2.2.2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20
  • 2.2.3 基层民主制度的生长20-21
  • 2.3 中国政治文化的重构21-22
  • 2.3.1 公民政治主体意识的苏醒21
  • 2.3.2 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强化21-22
  • 2.3.3 公民政治监督意识的回归22
  • 2.4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冲击22-24
  • 2.4.1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挑战22-23
  • 2.4.2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给社会主义民主的机遇23-24
  • 第三章 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的双重规定24-31
  • 3.1 民主、民主观、民主观教育24-26
  • 3.1.1 民主的含义24-25
  • 3.1.2 民主观25
  • 3.1.3 民主观教育25-26
  • 3.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26-28
  • 3.2.1 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26-27
  • 3.2.2 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虚伪性的揭示27
  • 3.2.3 异化是导致资本主义民主内部矛盾的根源27-28
  • 3.3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对资本主义民主观的超越28-29
  • 3.3.1 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28
  • 3.3.2 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28
  • 3.3.3 民主与法制的辩证统一28-29
  • 3.3.4 民主与经济的辩证统一29
  • 3.4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的特殊规定性29-31
  • 3.4.1 人民民主观教育29
  • 3.4.2 党内民主观教育29-30
  • 3.4.3 协商民主观教育30
  • 3.4.4 基层民主观教育30-31
  • 第四章 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的科学反思31-37
  • 4.1 资本主义国家民主观教育的合理借鉴31-32
  • 4.1.1 注重实践教育31
  • 4.1.2 注重感染教育31-32
  • 4.1.3 注重社会舆论32
  • 4.2 社会主义国家民主观教育的经验教训32-34
  • 4.2.1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32-33
  • 4.2.2 必须正确推进政治体制改革33
  • 4.2.3 必须坚持国体民主与政体民主相统一33-34
  • 4.3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的基本经验34-37
  • 4.3.1 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民主的合理成果34-35
  • 4.3.2 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民本思想35
  • 4.3.3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观35-37
  • 第五章 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的现实进路37-48
  • 5.1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生长历程37-39
  • 5.2 充分发挥多元社区、社团在民主观教育中的载体作用39-41
  • 5.3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的“三结合”41-46
  • 5.3.1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41-42
  • 5.3.2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42-44
  • 5.3.3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44-46
  • 5.4 有效推进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教育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附录 在校期间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东礼;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观[J];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2 王伟凯;;论科学民主观的多维价值[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李北川;;浅论科学民主观的“科学”要义[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陈士军;;科学民主观的“四个统一”原则[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薛丽蓉;中西方传统民主观比较[J];探索与争鸣;1999年01期

6 张丽华;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观[J];长白学刊;2000年03期

7 王文俊,赵艳芹,王向华,李小梅;论邓小平的民主观[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张新,邹建锋;作为现实主义的民主观[J];兰州学刊;2003年05期

9 许传斌;;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的民主观[J];政工学刊;2006年01期

10 陈海莹;赵英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坚持正确的民主观[J];兰州学刊;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崇英;;试论瞿秋白的民主观[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2 王崇英;;试论瞿秋白的民主观[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3 郝诗楠;;中国共产党的民主观及其实践:1945-2012[A];上海青年政治学年度报告2013[C];2013年

4 王崇英;;试论瞿秋白的民主观[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5 周东平;王奕楠;;论董必武法律思想中的社会主义民主观[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6 黄宇;;论列宁主义党内民主观的中共早期实践及现实启示[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7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8 唐展风;张胜利;;论毛泽东的早期民主观[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勇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多层次的民主观:主权与治权架构下的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市国资委副调研员 杜守嘉;论马克思的民主观与我市的民主政治建设[N];嘉兴日报;2009年

3 李乔 北京日报理论部主任;要有科学的历史观和民主观[N];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宋村珠;参政党及其成员应树立正确的民主观[N];团结报;2011年

5 侯少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N];学习时报;2001年

6 记者 戴娟 文峰;在进一步实践科学观与民主观上下功夫[N];重庆日报;2010年

7 中国前驻埃及大使 安惠侯;虚伪的美西方“民主”[N];北京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佩惠;马克思民主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全;论革命民主观到宪政民主观的转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周桐旭;马克思民主观及其当代启示[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方玉珍;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4 刘亦闻;马克思的民主观及其对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D];南华大学;2012年

5 陈志军;当前大学生民主观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董中博;中国共产党人民主观的形成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彭丽;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探索[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琳琳;论罗莎·卢森堡的民主观[D];郑州大学;2010年

9 张少波;从《新青年》看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中国道路[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翟羽佳;大学生社会主义民主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9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6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