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美、德两国基本价值观的差异与融合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美、德两国基本价值观的差异与融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价值观”一词正在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民众视野之中,与此同时,某些国家也尤为注重“价值观”问题并将之作为国家利益、国际交往的判断标准。“价值观”不仅仅作为哲学范畴,更作为文化和政治问题被提出来。论文以赫尔穆特·施密特在《全球化与道德重建》中阐述的美、德两国基本价值观作为选题依据,在对美国和德国基本价值观的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西方价值观的共性和异性,从而找到对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借鉴之处。 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前言首先阐述论文的写作动机,梳理关于美国和德国基本价值观研究的现状以及论文的主要结构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着重分析文章涉及的“价值”以及“价值观”的定义;第二部分系统分析美、德两国基本价值观的形成背景;第三部分集中探讨美国与德国基本价值观内容以及其差异,对于自由、权利、公正等问题的讨论;第四部分主要指出两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基本价值观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在全球化过程中两国价值观的未来趋势,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思考。 全球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给各个国家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可以说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一方面催生对共同理想、普世价值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在逐渐渗透瓦解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性。美国和德国在面对全球化浪潮时在价值观方面都表现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许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也会出现,对美、德两国基本价值观的研究比较突出反映了两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基本价值的融合。因此在全球基本价值逐步趋同的过程中如何保有民族自身特色的价值指向也将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价值观 差异 趋同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771.2;D751.6;D64
【目录】:
- 中文摘要2-4
- Abstract4-7
- 前言7-10
- 第一章 价值观的基本内涵10-13
- 第二章 美、德基本价值溯源13-19
- 2.1 美国的基本价值溯源13-15
- 2.2 德国的基本价值溯源15-19
- 第三章 美、德基本价值观念的差异19-28
- 3.1 美国基本价值观内容19-22
- 3.2 德国基本价值观内容22-24
- 3.3 美、德基本价值的差异24-28
- 第四章 在全球化过程中两国基本价值观面临的问题及未来趋势28-39
- 4.1 美国28-31
- 4.1.1 “自由”概念的异化28-30
- 4.1.2 “眼高手低”的社会基本价值实践30-31
- 4.2 德国31-34
- 4.2.1 德国民众的“文明恐惧症”31-33
- 4.2.2 “价值观外交”政策33-34
- 4.3 全球化背景下美、德基本价值观的趋同性34-35
- 4.4 对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35-39
- 结语39-40
- 致谢40-41
- 参考文献41-45
- 附件4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白欲晓;;回到儒教自身——“儒教形态”引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钱广荣;;道德悖论现象之“恶”及其认识论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张万军;赵友新;;儒家伦理量刑观与当代伦理量刑要素法定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陈旭;崔景明;;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哲学思考——从“1+1=?”谈起[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1期
9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吴春梅;乐琴;;公共服务项目中政企合作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整合——基于武汉柏泉农场的个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徐晓海;;社会稳定机制的实现:制度公正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建构[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7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9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美、德两国基本价值观的差异与融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