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社会主义新农村家风建设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03:50
【摘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育新人,这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如何育新人,途径有许多,家庭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育人途径。传统家风现代化不是简单摘去家风传统的帽子,而是以现代家风培育现代性的人,实现人的现代性发展,但是家风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常态化的过程,必须以久久为功的精神引向深入。一直以来,家庭承担育人的工作,家风是一种无形的教化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初场所,家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初方式。从古至今,中国家族形成的家风无不从修身、处世、兴教、耕读、诚信、清廉、治家、报国等方面为后代子孙立下严格的规矩以教育后人。随着社会的变迁,许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成员通过外出务工、经商、求学、为官等途径离开农村,走向社会,融入城市,家庭结构日益简单核心化,许多家庭成员“不在场”,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家风传承和发展成为一个新难题。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解决家庭成员“不在场”的家风传承与发展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家风建设解决“育什么样的人”,“如何育人”的问题。因此,注重挖掘新农村家风建设的育人价值,以弘扬良好家风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更好提升家风育人工作的效果。文章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下简称“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把家风作为切入点贯穿到整个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过程,分析新农村家风建设现状,提出新农村家风建设的实践路径。文章从时代背景、阐述新农村家风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价值、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破解路径等方面深入探究,为论文的论证夯实理论根基。文章包括四大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分析新农村家风建设的时代背景及现实价值。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精神需求更加凸显;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迎来了全面振兴的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更加突出乡村文明;文化的时代注重以文化人、成风化人,文化时代人们更加注重精神食粮、道德修养、精神风貌的追求。传统家风现代化,传统农村新农村化,家风建设对新农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家风是传统家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是链接家庭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初方式。把握家风的内在育人价值,为新农村家风育新人把脉开方。第二部分:阐述新农村家风建设的理论依据。农村家风有着厚重的底蕴,中国传统齐家思想,中国家庭伦理思想,为新农村家风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根据。近代以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家庭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环境观对人的影响也为新农村家风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第三部分:辨析家风与新农村的内在关系。家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也是促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家风与新农村建设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厘清家风与新农村的内在关系,才能更好探析新农村家风建设。第四部分:剖析新农村家风建设的现状及原因。新农村家风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随着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高速发展,西方文化的涌入,不断冲击和消解着农耕文明与农村宗法制度,加上家风本身一些不合理的成分,新农村家风建设面临着宗法社会解体,家族难为继;家庭成员“不在场”,家风难传承;个体主义盛行,家风难建设;孝道文化淡漠,家风难发展等问题,影响了新农村家风育人的成效。第五部分:探求新农村家风建设现实路径。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育人趋向功利化、家风功能趋于实用化,但是农村家庭作为初级群体,在生产生活方面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响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本文尝试从国家加大对家风建设引导力;线上线下合力传家风;共建睦邻友好新村貌;构建和谐美好新家庭等方面出发,倡议全体社会成员协同努力共商共建,把新农村变成形神兼具、根壮魂定、民风淳朴、文明美丽健康的精神家园。借助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大力推进新农村家风建设,传播优良家风正能量,更好地发挥家庭育人的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422.6;D6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邦华;魏银立;;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路径的思考[J];宝鸡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2 李富文;崔晓琴;许仕钰;;法院文化建设路径初探[J];决策导刊;2011年12期

3 王海光;;大数据背景中智慧城市建设路径的思考[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年02期

4 谢江;;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科技风;2018年22期

5 林云飞;;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层廉政建设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15期

6 黄明亮;孙河川;;沈阳中小学校应如何建设创客空间[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年05期

7 黄明亮;孙河川;;我国创客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年07期

8 王贵竹;姜涛;;高校学生干部团队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6年35期

9 蒋君毅;任珂瑶;;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黑河学刊;2017年05期

10 王智鸣;杨殿鹏;;新时期法治社会建设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芬;;基于职业能力大赛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A];“决策论坛——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2 许进;;学会能力建设路径初探[A];中西南学会学研究第33届年会论文选编[C];2015年

3 刘云光;;文化领导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路径[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4 黄云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探讨[A];2015年06月(上)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5 程芳;;法学专业图书馆的建设路径初探——以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为背景[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谭林;董海浪;马丹凤;;深入推进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思考[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人文社科与教育学分册)[C];2014年

7 姜延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建设路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8 李华青;段立通;刘环宇;;河北省法治建设路径的选择研究[A];第五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崔佳子;;探索街镇图书馆建设路径[A];中国西部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第二届(2015)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二)[C];2015年

10 刘勇;张煊;侯全华;;陕西省特色小镇建设路径探析[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微微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探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建设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2 杨弃非;成都“天府绿道”:探寻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建设路径[N];建筑时报;2018年

3 赵晓军 陈洁莹 陈兰 深圳市烟草学会;深圳文明吸烟环境建设路径初探[N];东方烟草报;2018年

4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 吴大华 杨青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建设路径[N];湖南科技报;2018年

5 王婉伊;把脉乡村振兴战略 探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路径[N];中国建材报;2018年

6 李希涓;院系初级团校的建设路径探究[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7年

7 辛国莹 记者 刘健鹰;朝阳县二十家子新市镇建设路径清晰方向明确[N];朝阳日报;2017年

8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 杨春立;双创新模式加快普及应用 建设路径向体系化演进[N];中国电子报;2017年

9 合肥晚报、合肥都市网记者 杨兵;合肥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出炉[N];合肥晚报;2017年

10 山西农业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党委副书记 郭建平;山西“农谷”的构成及其建设路径[N];山西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新国;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翠;基于生活哲学的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3 薛剑;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苗君强;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张毓雄;森林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6 郑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律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7 帅全锋;当代中国领导干部廉政道德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8 张宏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9 尹世尤;廉洁文化视域下中华民族时代精神培育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牛正光;大数据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泽玉;当前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路径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8年

2 董芳芳;网络时代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及其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3 张清华;山东省足球特色小镇建设路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4 朱文达;马克思主义系统观视域下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5 罗长钦;社会主义新农村家风建设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6 张俪佳囡;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视域下“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7 张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张媛媛;法治社会的建设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董忠云;共同理想建设路径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10 阚中华;淮安市节约型农村建设路径选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4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14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b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