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解决社会公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已成为处于转型期中的中国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现实问题,社会公德意识的匮乏,在利益面前丧失公德原则的社会成员比比皆是,这些现象的发生危害着我国社会公德的良性发展,制约着精神文明的建设,所以在社会公德领域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整个社会关注。社会公德领域的突出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是最终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是否能够平稳发展的重要问题。社会公德是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道德。社会公德的内涵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动的。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社会公德领域会产生新的社会公共问题。由于社会普遍缺乏公德意识,缺乏自觉履行社会公德义务意识,再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制度中占有主导地位,人们的公德需求与公德供给逐渐失衡,社会公德领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别阐述了社会转型期的含义及特征、社会公德的内涵及其领域的界定,对社会公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做了严谨的理论分析。其次,对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一是转型期我国社会公德存在空间狭隘,二是转型期我国社会公德体系构成模糊。再次针对具体的社会公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从与社会转型的特点密切相关和优良传统公德断层以及受西方利己主义思想冲击三个的方面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又从改良社会公德环境、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抵制西方思潮构建社会公德新形势三个的角度去分析解决社会公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对策与路径。目前我国的社会公德及公德意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公德领域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阻碍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活秩序,因此,对转型期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社会公德 突出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导论7-17
- 1.1 选题的意义7-8
- 1.1.1 理论意义7
- 1.1.2 现实意义7-8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8-14
- 1.2.1 国内研究综述8-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4-15
- 1.3.1 研究思路14-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5-17
- 1.4.1 研究重点15
- 1.4.2 研究难点15-16
- 1.4.3 研究创新点16-17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基本理论问题的疏理17-26
- 2.1 社会转型期的涵义和特征17-20
- 2.1.1 社会转型期的涵义17-19
- 2.1.2 社会转型期的特征19-20
- 2.2 社会公德的内涵及其领域20-26
- 2.2.1 社会公德的含义21-22
- 2.2.2 社会公德的内容22-24
- 2.2.3 社会公德的特点24-26
- 3 转型期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26-36
- 3.1 社会公德领域优质供给萎缩26-28
- 3.1.1 供需矛盾突出26-27
- 3.1.2 优良传统丢失27-28
- 3.2 社会公德体系构成模糊28-36
- 3.2.1 公德规范模糊28-30
- 3.2.2 公德意识淡薄30-31
- 3.2.3 公德行为失范31-34
- 3.2.4 公德评价失准34-36
- 4 转型期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36-45
- 4.1 社会转型期的影响36-39
- 4.1.1 社会体制改革给公德发展带来巨大冲击36-37
- 4.1.2 公正有序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体制的缺失37-38
- 4.1.3 社会缺乏对公德行为有效的制度化的奖励和处罚机制38-39
- 4.2 优良传统公德断层39-40
- 4.2.1 传统公德教育缺失39-40
- 4.2.2 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忽视40
- 4.3 西方利己主义思想冲击40-45
- 4.3.1 拜金主义潮流阻碍社会公德意识的产生41-42
- 4.3.2 享乐主义追求阻碍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42-43
- 4.3.3 自私主义心态阻碍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43-45
- 5 解决转型期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突出问题对策建议45-51
- 5.1 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环境45-47
- 5.1.1 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体制45-46
- 5.1.2 完善公正有序的社会结构46
- 5.1.3 完善有效的奖罚机制46-47
- 5.2 理性对待面临挑战的中国传统文化47-49
- 5.2.1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47-48
- 5.2.2 全力打造网络文化阵地的“防护网”48
- 5.2.3 大力宣传中国传统美德的教育内容48-49
- 5.3 抵制西方思潮,构建社会公德新体制49-51
- 5.3.1 营造社会公德良好氛围,为社会公德建设提供必要条件49
- 5.3.2 破除享乐主义对人的诱惑,为社会公德建设提供人力资源49-50
- 5.3.3 培育积极社会心态,为社会公德建设营造健康氛围50-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7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7-58
- 后记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目录[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4年01期
2 刘雪梅;胡澜;;提高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探讨[J];学理论;2013年12期
3 金瑞林;;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与写作[J];中外法学;1990年06期
4 张小明;评阅硕士学位论文后的几点感想[J];国际政治研究;1995年04期
5 焦小琴;;西南政法大学1996年硕士学位论文目录[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1997年04期
6 冯纯良;;武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有关问题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董学文;;马克思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硕士学位论文节选)[J];高教战线;1984年05期
8 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续)[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4年02期
9 若君;;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94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一览(续)[J];法学家;1994年06期
10 若君;;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94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一览[J];法学家;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付丽丽;王瑞芳;;我国篮球硕士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2 崔玉平;董筱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分析[A];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经济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江苏省教育经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久辉;对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河南将进行质量监控[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湘君;[D];浙江大学;2004年
2 江懿;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谢辰辰;硕士学位论文引言部分的语步对比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筱;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中学术词汇运用的语料库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陈文博;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制[D];兰州大学;2016年
6 韩路平;新疆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情况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7 翟张帆;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8 苏富;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关于篮球选题的分析[D];延安大学;2013年
9 倪玉馨;对我国2008-2012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田应宝;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2009-2014)[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