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精神消费
发布时间:2020-04-27 17:25
【摘要】: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进入21世纪,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物质与精神的生产,也包括物质与精神的消费。其中,精神消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不但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彰显精神消费的价值,并且也推动了精神消费自身的多样化、开放式和个性化的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精神消费的内涵、精神消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我国社会精神消费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4
本文编号:2642468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萍;消费与人的全面发展[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汤印萍;我国人民精神消费的特点及其满足途径[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0年S1期
3 王丽华;精神消费的特点和作用[J];大庆社会科学;1989年03期
4 陈静;试论精神消费作用[J];湖南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5 赵桂珍;刘云章;谢嘉;;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消费的几个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李明生;;试论精神消费范畴[J];经济科学;1990年05期
7 晁乐红;论中国人消费的伦理误区[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1期
8 杨一鸣;精神需要与精神文明建设[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胡金凤,镡鹤婧;消费涵义的哲学解读[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李本书;精神消费引论[J];曲靖师专学报;199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5年
,本文编号:2642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4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