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网络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1 19:26
【摘要】: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自由的获取信息,发表意见和看法。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及时性、高效性等特点使它在政治社会化方面作用更加突出,它改变了信息传递的单向性,促进了政治文化的传播,扩宽了政治监督和政治参与的渠道。但同时它的盛行也弱化了主流媒体对于舆论的控制力度,容易使各种虚假消息充斥于网上,扩大了“数字鸿沟”,导致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和非规范性等等,对于这些消极方面,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调控。本文在运用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基础上,对网络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加以论述: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政治社会化问题的由来及意义,国内外学者对于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概况,并且对网络社会的特征及其政治社会化的概念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网络对政治文化的功能研究。主要从政治文化、政治价值、政治态度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第三部分,从政治沟通和政治系统入手,分析网络对政治体系的作用。 第四部分,网络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功能研究。介绍了政治参与的内涵与特点及其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效应。 第五部分,网络社会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调控。首先,提高网络的普及率,消除“数字鸿沟”;其次,完善网络监督和网络参与,使网络成为服务政府工作的“平台”;最后,政府应通过网络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保持信息畅通。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206;D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锦;黄毅峰;;互联网:政治稳定的“双刃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2 张利华;;从伊斯顿的“政治系统论”分析框架看国际上两大政治事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6期

3 刘影;;推进政务公开 加快网络政府建设[J];黑河学刊;2009年09期

4 丁静;苏颖;;网络媒体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和影响[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马振超;;网络时代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若干问题分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李蓉蓉;;政治效能感:内涵与价值[J];晋阳学刊;2010年02期

7 叶茜;李润松;;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现状研究[J];学理论;2010年11期

8 李亚宁;;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青年政治价值观建构[J];理论导刊;2006年06期

9 罗伯特·O.基欧汉,约瑟夫·S.奈,李惠斌;信息时代的权力与相互依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02期

10 张振宇;网络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挑战与对策浅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淦家辉;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中润;互联网与政治沟通[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周太;网络的政治价值[D];南昌大学;2007年

3 龙跃莲;信息网络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彭們;网络监督功效分析与深化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刘海涛;政治文化视域下的网络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红艳;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性及其负效应的消减[D];西北大学;2009年

7 李憬;当代中国政治价值体系构建的路径与方法[D];山东大学;2010年

8 秦娟;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46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46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a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