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与现代公民道德人格教育

发布时间:2020-05-01 13:38
【摘要】: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科技的迅猛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但也出现了物质生活与人的精神生活不协调、失衡的现象,公民道德人格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反差,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并没有与科技的发展同步,公民个体在价值观念上迷失、道德情感上匮乏、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严重脱离,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面临荒漠化危险的严峻形势。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塑造什么样的公民道德人格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怎样塑造理想的公民道德人格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道德具有时代性、普遍性和继承性的特征,现代公民道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不仅仅要考虑当前社会转型期的实际情况,也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理想人格的精华之处。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对中国古代道德人格修养影响至深,儒家理想人格模式成为传统理想人格养成的主要模式,其中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思想最具开创意义也最有特色,它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中,成为中华民族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现代公民道德人格教育的实际需要对其中的精髓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焕发新的光彩,对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公民道德人格教育理论、指导公民道德人格养成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社会经济基础、“人本精神”的兴起和“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等方面分析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人性论基础。第二部分首先探讨了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对君子人格和圣人人格的界定和追求,从君子理想和圣人理想两个方面分析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目标设计。其次阐明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主要修养方法:学思并重、存心养性、正心诚意、知行统一。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现代价值,现代公民道德人格教育既要借鉴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义制利”的价值取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等这些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合理内容,也要借鉴先秦儒家理想人格养成的方法:坚持德教为先与修身为本相结合、坚持法律他律与道德自律相结合、坚持道德要求的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坚持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222;D6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岱年;如何分析中国哲学的人性学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2 谢龙;传统价值理想和现代人格塑造——兼论中西传统人格塑造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 杨谦;理想人格与成人之道——孔孟人格论再议[J];道德与文明;2004年04期

4 吴威威;近年来国内关于公民道德的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5年03期

5 邵龙宝;;儒家人格理论的特性[J];道德与文明;2007年02期

6 高恒天;;孔子与中国道德人格之转型[J];道德与文明;2008年02期

7 檀传宝;;公民教育:中国教育与社会的整体转型[J];中国德育;2010年12期

8 周世兴;论公民道德人格建设[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6期

9 曾艳;;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启示[J];船山学刊;2008年03期

10 杨国荣;儒家的人格学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2646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46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6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