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论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布时间:2020-05-07 14:38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政治目标,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一个抽象的政治字眼,它的实现与公民的素质息息相关。而培育合格公民的最好途径就是公民教育,因此,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应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通过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公民教育之内涵、特点的分析,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揭示了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所处的基础性地位,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由这一基础性地位所决定的,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精神动力和社会环境保障作用,在此基础上,简要列举了上述作用得以实现的条件,旨在为公民教育有效服务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全文由导言、正文和结束语构成。 导言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学术界对这一专题的研究状况和本论文的思维脉络、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探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和特征。本部分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涵义入手,分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现应该是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的结果,而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两大基石。 第二部分研究公民教育的内涵、目标和内容。本部分首先对“公民”概念的历史演进和本质进行剖析,揭示公民的内涵,进而对以公民为教育对象的公民教育在西方的历史沿革和哲学思潮进行梳理,概括公民教育的本质内涵,提炼出“公民教育是阶级性、公共性和全社会性的统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民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框架。 第三部分分析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本部分运用了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和政治文明三维结构理论,从中西方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的角度,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现实需要的角度,论述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第四部分系统阐述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本部分从社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60;D6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彦;秦红;;政治文明构建下的现代德育[J];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2 王韧;公民教育与依法治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3 董秀红;主权回归下的香港学校公民教育[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5期

4 高峰;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茅于轼;公民教育与民主政治[J];学习月刊;2003年05期

6 涂s,

本文编号:2653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53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e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