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网络政治文化建设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全面步入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急剧的扩张,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推动着文明世界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不断发展。在网络政治兴起的同时,网络政治文化已悄然形成。无论是政治体系的维护,还是对公民的政治行为,网络政治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全面把握网络政治文化的基本理论,分析总结网络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和影响,深入分析目前网络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探索建设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对策,既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也有利于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正文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对网络政治文化进行理论分析。此章主要阐述网络政治文化的涵义、特征和功能。网络政治文化作为网络、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综合产物。它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特指人们在虚拟世界中通过共享信息资源衍生出的对于政治体系的感觉、认知、评价和情感取向,并反映人们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它是与政治现象有关的意识层面的总和。在网络时代,由于网民只需要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和支付一定的上网费用就可实现与外界的交流,因此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其迅速扩展到全球,实现多种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克服了传统政治信息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网络政治文化因而呈现出虚拟性、多样性、全球性、交互性、扩散性的特征,并且自身具有导向、教育、传承、渗透和发展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二章,论述网络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政治文化是人们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种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是实现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网络政治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二者的方向相一致的,目标相融合,内容相补充,传播方式相衔接。第三章,分析网络政治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双重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网络政治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突破传统形式上的时空界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平等地位。其消极影响是,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冲击大学生的政治观念。第四章,阐述网络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网络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主流政治文化建设的形势非常严峻;网民的非理性政治参与不断扩大;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日益剧烈;政治社会化的环境日渐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所下降。建设网络政治文化必须重视这些挑战,它为我国网络政治文化建设对策的提出提供现实依据。第五章,探索加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的对策。本文提出的对策是,发挥网络优势,打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的主要平台;培养健康的网络政治文化,推动网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加强新旧媒体的相互结合,形成政治社会化的合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加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的创新点是立足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定视角,对网络政治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全面论述网络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探讨加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的良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 网络政治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6
- 一、问题的提出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三、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12-14
- (一)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2-14
- (二)选题研究的创新点14
- 四、选题研究的意义14-16
- 第一章 网络政治文化的理论分析16-25
- 1.1 网络政治文化的涵义16-17
- 1.2 网络政治文化的特征17-21
- 1.2.1 虚拟性18-19
- 1.2.2 多样性19
- 1.2.3 全球性19-20
- 1.2.4 交互性20
- 1.2.5 扩散性20-21
- 1.3 网络政治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1-25
- 1.3.1 导向功能21-22
- 1.3.2 教育功能22
- 1.3.3 传承功能22-23
- 1.3.4 发展功能23
- 1.3.5 渗透功能23-25
- 第二章 网络政治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25-28
- 2.1 方向相一致25
- 2.2 目标相融合25-26
- 2.3 内容相补充26-27
- 2.4 传播方式相衔接27-28
- 第三章 网络政治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28-34
- 3.1 网络政治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28-31
- 3.1.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8-29
- 3.1.2 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29
- 3.1.3 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29-30
- 3.1.4 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平等地位30-31
- 3.2 网络政治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31-34
- 3.2.1 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31
- 3.2.2 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31-32
- 3.2.3 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32-33
- 3.2.4 冲击了大学生的政治观念33-34
- 第四章 目前网络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34-39
- 4.1 主流政治文化建设的形势非常严峻34-35
- 4.2 网民的非理性政治参与不断扩大35-36
- 4.3 西方政治文化的冲击日益剧烈36-37
- 4.4 政治社会化的环境日渐复杂37
- 4.5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所下降37-39
- 第五章 加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的对策39-46
- 5.1 发挥网络优势,打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平台39-40
- 5.2 培养健康的网络政治文化,推动网民的有序政治参与40-41
- 5.3 加强新旧媒体的相互结合,形成政治社会化的合力41-42
- 5.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42-43
- 5.5 加快网络教育的理论研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43-4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46-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53
- 附录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现曾,王凤英;思想政治教育与现时代三题[J];探索;2000年02期
2 王勤;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几个社会条件[J];探索;2000年04期
3 朱琪虹,王盛茂;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图书馆建设;2000年03期
4 王泽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思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姜延宝,蔡东平;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益问题[J];党建与人才;2000年05期
6 曾鹃;浅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J];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7 钟崇先;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刍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8 田祚雄;世纪之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反思与前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韦兆钧;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超前性及其实现之策略[J];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罗槐茂,黄岳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文泰;姚其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陈潜;陈均宝;;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3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周加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继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N];广西日报;2005年
2 解放军报记者 董强 本社记者 曹智;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天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与量[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6 张弛 周奔;喜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格局[N];解放军报;2007年
7 陈锐邋特约记者 唐向东;总后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N];解放军报;2007年
8 张瑞霞;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首府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 马奇柯;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荣邋记者 夏洪青;二炮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N];解放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英;解构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8年
2 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的拓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郑建松;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学术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巫阳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国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6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