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23:08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8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网络平台为支点的新媒体异军突起,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本文将分五章进行阐释。 第一章阐述了媒体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本章首先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概述,认为传统媒体主要是指报刊、户外、通信、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等特征;新媒体又可以称为数字化媒体,主要指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媒体,具有交互性、即时性等特点。其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详尽的概念梳理,既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又包括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还包括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二章分析了传统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首先,文章阐述了传统媒体的主要方式,即电视、报纸、广播等传播方式,概括了各种传播方式的主要特征。其次,分析了传统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认为传统媒体在引导性、公信力和权威性等方面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方式。再次,总结了传统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的局限性,认为最为突出的是其传播渠道的单向性、传播内容的有限性、传播过程的受限性。 第三章对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析。首先,论述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认为新媒体的传播途径主要依靠网络平台,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播,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众的双向传播,达到了传播速度的实时化。其次,归纳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主要包括:从以文载道到虚拟现实;从宏大叙事到微言大意;传播效率高、互动性强、信息反馈及时;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易于接受;新媒体传播速度的实时化。最后,论述了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包括: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立体鲜活个性化;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即时及时互补化;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 第四章主要讨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媒体的融合创新。本章首先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的合理性。其次,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媒体的创新,具体包括:从概念到符号:数字化;从文字到影像:视像化;从表征到体验:生活化。 第五章主要探讨了推进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作用的对策,主要包括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要弘扬主旋律,,新媒体在网络监督上遏制不良思想,新媒体在节目内容形式上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将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学习范畴。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基本概念解析12-16
- 1.1 媒体的涵义12-13
- 1.1.1 传统媒体的涵义12
- 1.1.2 传统媒体的特征12
- 1.1.3 新媒体的涵义12-13
- 1.1.4 新媒体的特征13
-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13-16
- 1.2.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13-14
- 1.2.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14
- 1.2.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4-16
- 第2章 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优势与作用16-24
- 2.1 新媒体传播方式16-17
- 2.1.1 新媒体的传播途径16
- 2.1.2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16-17
- 2.2 新媒体的传播的优势17-21
- 2.2.1 从文以载道到虚拟现实17-18
- 2.2.2 从宏大叙事到微言大意18
- 2.2.3 传播效率高、互动性强、信息反馈及时18-19
- 2.2.4 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易于接受19-20
- 2.2.5 新媒体传播速度的实时化20-21
- 2.3 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21-24
- 2.3.1 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立体鲜活个性化21-22
- 2.3.2 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即时及时互补化22
- 2.3.3 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22-24
- 第3章 传统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局限性24-27
- 3.1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24
- 3.2 传统媒体的传播作用24-27
- 3.2.1 传播内容模式化25
- 3.2.2 传播时效滞后性25
- 3.2.3 传播方式单向性25-27
- 第4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媒体的融合创新27-32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媒体的合理性27-28
-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媒体的融合28-32
- 4.2.1 从概念到符号:数字化28-29
- 4.2.2 从文字到影像:视像化29-30
- 4.2.3 从表征到体验:生活化30-32
- 第5章 推进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发挥的作用32-39
- 5.1 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要弘扬主旋律32-33
- 5.2 新媒体在网络监督上遏制不良思想33-34
- 5.3 新媒体在节目内容形式上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34-37
- 5.4 将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生活范畴37-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3
- 作者简介43-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费孝通、李亦园对话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李岩;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韩柏光;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06期
5 曹凤才;田维飞;;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秦泰;当代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工作[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7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年05期
8 于洪卿;;论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求实;2006年06期
9 赵长渝;试论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教育探索;2004年07期
10 黄建军;;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6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