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区的道德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21:06
【摘要】: 红色旅游区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发展经济的有益结合区域,是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和社会财富的成功探索地域。红色旅游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产物,是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研究和探讨红色旅游区的道德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红色旅游区承载着我国近当代“至善”的革命道德。如何使至“善”的革命道德逐步走向个人和群体的践行道德,这是我国红色旅游区人文精神塑造的目标,更是道德社会形成的最终目标。 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红色旅游区这一角度阐述红色旅游区所承载的道德意蕴,此外,表述红色旅游区与其他旅游区的特殊之处。 第二部分:阐述红色旅游区的道德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红色旅游区的道德主体主要包括旅游区居民、旅游者、导游人员、旅游景区工作人员,道德现状的共性是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弱化现象。关于道德弱化的成因分析是本文的难点,文章旨在通过道德主体的角度分析,从相互关系方面剖析道德现状的成因。 第三部分: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条件下探讨红色旅游区的道德构建,红色旅游区承载的道德是至善的革命道德,针对现当代少数人提出“革命道德过时论”的看法,对革命道德进行研究。由此得出革命道德是与时俱进的,对现当代的思想起着传承和延续的作用,对今人的人生境遇抉择具有现实的启示。现实生活中,革命道德应当成为红色旅游区道德主体的至上信仰,如何提升这一道德信仰成为本部分也是本论文的重点。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D648
本文编号:2673203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592;D6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剑英;旅游非道德行为与新世纪的道德建设[J];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刘海鸥;旅游道德三论[J];长沙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田勇;旅游非道德行为与旅游道德的塑造[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4 罗国杰;论“五四”以来的中国革命道德[J];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01期
5 夏伟东;“五四”以来的中国革命道德理论概论[J];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01期
6 谢冽;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郭赤婴;从旅游职业道德的角度推进建设旅游伦理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许宗元;旅游伦理学引论[J];旅游科学;2001年02期
9 张广瑞;全球旅游伦理规范[J];旅游学刊;2000年03期
10 夏赞才;旅游伦理概念及理论架构引论[J];旅游学刊;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2673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7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