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兆明;简论“道德失范”范畴[J];道德与文明;1999年06期
2 许启贤;论开展“公民道德”的教育和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1年01期
3 魏开琼;论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4 郭广银,杨明;传统伦理精华对建构公民道德的启示[J];江海学刊;1999年01期
5 杨喜梅;;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1期
6 张博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新发展——从阶级道德到公民道德[J];理论前沿;2004年09期
7 陈菊,张博颖;近年来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05期
8 丁冬菊;;人民、公民与臣民——试评卢梭《社会契约论》中“民”的概念[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1期
9 焦国成,王易;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和公民道德建设[J];新视野;1996年03期
10 张胜祖,胡艳辉;公民道德建设关键点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韩庆祥;[N];人民日报;2010年
2 刘可风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N];长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孔锴;美国公民教育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虹;关于现阶段加强和改善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赖兰芳;论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环境的优化[D];中南大学;2006年
3 董文武;中国现代化与公民道德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欧阳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与儒家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宋洪峰;试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道德建设[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73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7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