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对小康社会精神生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5-21 17:14
【摘要】: 精神生活的产生与人的本质和人的本性密切相关,是为着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活动,是使人成之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个体的角度来讲,主要分为内在精神生活与外在精神生活两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精神生活划分的角度与精神生活本真意义的角度对小康社会精神生活提出一些应然之思,从中看到精神生活在小康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满足小康社会中人的发展的需要;体现小康社会中人的自由;是小康社会中人的幸福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小康社会中扮演着守望者的角色,使人能够优雅、从容的生活。然而,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精神生活的发展还不尽人意,有待提高。倡导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关注精神生产,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制度和舆论方面,对不合理的精神生活进行调控;弘扬民族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6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晓亮;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权益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砚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精神动力缺失及建构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674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674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6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