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论民族精神与中国和平发展

发布时间:2020-06-20 17:11
【摘要】: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其中民族心理的长期发展将演变成民族精神,这是一个民族能够长期发展繁衍的必备因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期存在的重要纽带,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史没有出现断层的国家,究其原因,中华民族精神的存在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和平发展战略的根本性因素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内在因素,民族精神对和平发展战略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和平发展也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要保持旺盛的活力,必须借助于和平发展战略的实施。 本文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作了概述。通过对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的分析,让我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和功能有了明确的了解,从而为下文讲述民族精神对和平发展的作用奠定基础。同时,该部分还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演变作了概述,详细介绍了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三个高潮,指出民族精神的发展是具有历史承继性的,在和平发展战略大背景下,民族精神也是要继续发展和上升的,为下文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民族精神与中国和平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论述的是民族精神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民族精神作为深植于一个民族内在的东西,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内外决策具有潜在的决定性作用。在这里,笔者首先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作了简单论述,让我们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内涵和提出的历程有明确的了解,然后重点论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也就是民族精神的决定作用。其次论述的是和平发展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关系。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本身就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继承,民族精神的发展和升华也必须借助于和平发展战略的实施,离开了和平发展战略,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可能面临危机。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的是民族精神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是本论文的重点内容。从现实出发,本论文写作的重要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到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认识到它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详细论述民族精神对和平发展的重要作用。本部分分为两个要点,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探讨:第一,介绍了民族精神有助于营造和平发展的国内环境。这一观点是从五个方面来介绍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助推器,是实现国家统一的纽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增强自身执政能力的法宝,是我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的精神支持。这五个方面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政府、政党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二,介绍了民族精神有助于应对影响和平发展的外部挑战。这部分是针对当前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威胁论”而提出的,着重介绍了民族精神作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民族精神对中国和谐世界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得出结论。 第四部分论述的是我们该如何行动:培育民族精神,坚持和平发展。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持,因此,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势在必然,同时我们还必须警惕民族主义的崛起,为和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环境。除此之外,我们在坚持和平发展的同时,必须警惕现实威胁的存在,树立正确的国防观,按照民族精神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要求,壮大自身实力,为和平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中国能够走和平发展之路,而不是走传统的帝国崛起之路,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存在,这就成为必然选择。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的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因此,必须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要发展,要进步,也离不开和平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平发展战略可以促使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促使民族精神继续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印学;试论民族精神及其培育[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1期

2 夏伟东;在未成年人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两个理论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4年05期

3 潘忠宇;优秀的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J];道德与文明;2005年01期

4 叶自成;王日华;;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的理论总结:崛起国与霸权国关系的新模式[J];国际观察;2008年01期

5 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7年10期

6 温克勤;略谈民族精神及其培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03期

7 赵存生;关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02期

8 张铁勇;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作用及现代价值[J];理论学刊;2003年06期

9 张扣林;论民族精神之功能[J];理论月刊;2004年11期

10 于成河;民族精神的振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本文编号:2722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22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0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