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社会转型期主导价值观的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敖翔;;社会转型期国民心态的特点与培育[J];理论学习;2011年07期
2 孙静;;以稳定促转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稳定问题[J];学理论;2011年18期
3 苗建萍;;转型期公共政策创新制约因素分析[J];人民论坛;2011年24期
4 詹祖良;尹合远;;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其处置原则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5 丁爱华;;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6 孟照娟;;多维创新:社会转型期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前景与出路[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7 林阿妙;;论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管理的推进与创新[J];党史文苑;2011年14期
8 张晓妍;;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认同[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4期
9 贾立蕊;杨月颖;;浅析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的幸福观[J];学周刊;2011年12期
10 董洁;;浅析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孟美;;关于社会转型期中的城市养老问题[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2 周中之;;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3 吕梁;;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陈少华;何瑞文;;社会转型期地方工科院校本科教育适应性探讨[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5 刘红;;社会转型期的档案管理[A];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6 贾志强;;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发展环境特征及其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郑彩莲;;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发展的若干思考[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李瑜青;;社会转型期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兴起与选择[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9 胡近;;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与教育探讨[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刘宝才;;东周社会转型中的三大关系[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三争 陈伟民;社会转型期的公众文化培育[N];台州日报;2009年
2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如何健康地走过社会转型期[N];文汇报;2010年
3 谭荣梅 衡阳日报社;浅谈社会转型期和谐心理的构建[N];衡阳日报;2011年
4 ;社会转型期 青年压力最大[N];中国社会报;2005年
5 朱孝清;我国社会转型期维稳形势的特殊性[N];检察日报;2011年
6 全国政协常委 胡永柱;经济社会转型期多元化矛盾解决机制亟待建立[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贵阳市委党校副教授 王运来;社会转型期需要人格重塑[N];贵阳日报;2011年
8 王耀东;社会转型期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对策[N];学习时报;2009年
9 李鹏程;社会转型中的“整体性”规制与系统和谐[N];学习时报;2007年
10 胡青松;工会要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争取更大作为[N];工人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彬;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赵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刑事政策调整[D];吉林大学;2008年
3 温志强;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乔梁;我国社会转型中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化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于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楚文凯;社会转型期预防腐败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王利娟;社会转型期城郊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缪斌;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务员职务犯罪的道德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星辰;论中国社会转型期主导价值观的构建[D];河南大学;2009年
2 秦艳贞;在幻像与流放中寻找真实[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马志敏;社会转型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条件分析[D];山西大学;2005年
4 曾凡军;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冲突及其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曹金波;社会转型期中介社区发展现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姚仁权;中国政治文化与腐败的相关性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7 肖红军;社会转型期国有医院文化重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敏;韩国社会转型期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张亚男;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干部角色的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婕;论社会转型期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7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2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