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基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03:10

  本文关键词:基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公民道德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并且提出了“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的具体要求。2007年至2013年,中宣部等六个部门组织开展了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这项活动对公民的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本人以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载体,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与公民道德教育相联系,以“基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公民道德教育研究”为题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选题意义、国内外学者基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公民道德教育研究的综述。第二部分从基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公民道德教育概述入手,界定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概念,,阐述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关系和重要性。第三部分总结归纳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对公民道德教育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持久性、多样性、能动性等特点,对公民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教育的作用。第四部分通过总结五个类别道德模范的品质和精神,概括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第五部分通过分析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论述了如何有效地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题的视角新。选题以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载体,研究基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公民道德教育。二是研究的内容新。本文有针对性地、较为系统地提出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对于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作用、内容、形式和途径。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研究成果丰富了新形势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和公民教育的理论,为探索有效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道德模范 评选表彰活动 公民 道德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8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14
  • 一、 研究目的8
  • 二、 研究意义8-10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四、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12-14
  • 第一章 基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公民道德教育概述14-30
  • 第一节 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概述14-21
  • 第二节 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与公民的道德教育的关系21-26
  • 第三节 基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26-30
  • 第二章 基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和作用30-44
  • 第一节 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对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30-38
  • 第二节 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38-44
  • 第三章 基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44-63
  • 第一节 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45-49
  • 第二节 道德模范见义勇为精神的教育49-52
  • 第三节 道德模范诚实守信精神的教育52-55
  • 第四节 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精神的教育55-59
  • 第五节 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精神的教育59-63
  • 第四章 基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63-81
  • 第一节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评选表彰活动63-68
  • 第二节 利用媒体宣传报道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68-72
  • 第三节 举行隆重颁奖典礼表彰宣传获奖道德模范72-75
  • 第四节 社区宣传组织巡讲与道德模范面对面交流75-81
  • 结束语81-82
  • 主要参考文献82-88
  • 读研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8-89
  • 致谢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J];文明与宣传;2001年11期

2 魏晓笛;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意蕴[J];理论学习;2001年10期

3 邓希泉,风笑天;转型期道德控制的超越和创新——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社会学解读[J];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4 彭信芳,蔡宏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的支持[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5 高平;共产党人应成为道德建设的示范群体[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6 叶孔亮,朱锦国;司法道德 重在养成[J];法学杂志;2002年03期

7 吴灿新;公民道德建设规律略探[J];岭南学刊;2002年03期

8 何承英,艾淑平;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9 李承贵;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J];探索与争鸣;2002年02期

10 石新岩,黄长路;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体会[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华龙;;道德、公德与私德[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卢天赐;;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覃幼凌;;加快网络空间的公民道德建设步伐——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郝文清;;论手机道德[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徐斌;;教师应注重学生公民道德情感教育和培养[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石海红;;新形势下的社会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多海;杨爱东;许世成;;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韦启光;;道德建设在构筑贵州“精神高地”中的地位和作用[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潘艳;;公民道德建设活动重在全社会参与[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英;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建设[N];山西日报;2003年

2 旅美资深战略顾问 袁晓明;“自由经济腐蚀道德品质吗?”[N];东方早报;2008年

3 北京市律师协会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智维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 陈晓峰;道德风险:中国企业家的生死存亡线[N];华夏时报;2011年

4 ;道德建设,长者如何作为?[N];文汇报;2012年

5 本报评论员;让道德之光照耀心灵[N];浙江日报;2013年

6 ;迈向小康社会的道德“标尺”[N];北京日报;2003年

7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促进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8 ;抓住有利契机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N];人民日报;2003年

9 本版编辑 文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尚红军 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董得春 市工商局副局长 王福庆 北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冀晓东 团市委书记 李变芬 殷都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新海 市文明办副主任 申志平 市妇联副主席 徐凤霞 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富生 市广播电视局助理调研员 杨保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安阳[N];安阳日报;2006年

10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王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邱德亮;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易珉;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D];中南大学;2008年

5 高亚杰;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阳红光;公安执法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恺钧;《周易》管理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胜;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变迁[D];中南大学;2005年

2 潘建红;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樊惠萍;新时期军人基本道德品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管翠静;公共生活道德建设新论[D];山东大学;2008年

5 刘诗贵;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峰;论学校“群体道德”[D];河南大学;2009年

7 谢彦波;论道德越轨与学生的道德生长[D];西南大学;2006年

8 郑光才;论道德回报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宋志广;道德原型观的调查及其内隐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严泽群;中外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建设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公民道德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78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0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