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19:15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相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却没有得到更新,导致社会道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蚀,目前,公民社会道德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只有加强公民道德的建设工作,才能够使我国公民的道德行为更加规范,拥有科学的价值观念,社会才能更加安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才能顺利完成,从而让人民与自然社会更加和谐的共处、社会更加民主法制、人民充满斗志、公平守信、真诚幸福。因此,对公民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从公民道德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对公民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对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制约公民道德建设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科学合理的建议,应当优化公民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拓宽公民道德建设的教育渠道,丰富公民道德建设的教育内容,创新公民道德教育方式,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公民道德 素质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1 导论9-13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现状9-11
- 1.2.1 国外研究状况9-10
- 1.2.2 国内研究状况10-11
- 1.3 研究意义11-13
- 1.3.1 理论意义11-12
- 1.3.2 实践意义12-13
- 2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3-23
- 2.1 公民道德的内涵及特征13-14
- 2.1.1 公民道德的内涵13
- 2.1.2 公民道德的特征13-14
- 2.2 公民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14-19
- 2.2.1 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14-15
- 2.2.2 公民道德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动力支撑15-17
- 2.2.3 构建和谐社会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目标指引17-18
- 2.2.4 构建和谐社会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必要准备18-19
- 2.3 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19-23
- 2.3.1 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19-20
- 2.3.2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20
- 2.3.3 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20-21
- 2.3.4 深化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1-23
- 3 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23-31
- 3.1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23-24
- 3.1.1 理论研究成果丰硕23
- 3.1.2 爱国主义热情高涨23
- 3.1.3 文明道德风尚逐步形成23-24
- 3.1.4 公民道德实践广泛开展24
- 3.2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24-28
- 3.2.1 社会公德方面24-25
- 3.2.2 职业道德方面25-26
- 3.2.3 家庭美德方面26-27
- 3.2.4 个人品德方面27-28
- 3.3 制约公民道德建设的因素分析28-31
- 3.3.1 价值观念多元化28
- 3.3.2 社会管理体制不健全28-29
- 3.3.3 公民道德教育落后29-30
- 3.3.4 市场经济负面冲击30-31
- 4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思考31-43
- 4.1 优化公民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31-32
- 4.1.1 建立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31
- 4.1.2 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31
- 4.1.3 营造和谐向上的媒体舆论氛围31-32
- 4.2 拓宽公民道德建设的教育渠道32-35
- 4.2.1 发挥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32-33
- 4.2.2 抓住学校教育的关键作用33
- 4.2.3 突出单位教育的实践作用33-34
- 4.2.4 重视社会教育的普及作用34
- 4.2.5 关注网络媒体的新阵地作用34-35
- 4.3 丰富公民道德建设的教育内容35-38
- 4.3.1 重视公民生命教育35-36
- 4.3.2 加强公民个人品德教育36
- 4.3.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36-37
- 4.3.4 加强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教育37-38
- 4.4 创新公民道德教育方式38-43
- 4.4.1 利用道德渗透法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38-39
- 4.4.2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公民道德教育39-40
- 4.4.3 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40
- 4.4.4 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40-43
- 致谢43-45
- 参考文献45-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建平;代峰;;公民道德建设与核心价值认同[J];道德与文明;2010年06期
2 朱虹;;试论新时期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3 李希秋;;公民道德培育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基石[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徐静文;;浅议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建设及意义[J];学理论;2008年18期
5 梅萍;论公民的主体意识与现代公民教育机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李鹏举;;浅谈公民道德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知识经济;2008年06期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