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智慧德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20:01
   当前,各种德育理论不断发展并应用到实践中,学校德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然而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学校德育状况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德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德育乏魅、德育无效等情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学校德育割断了其智慧的本源,失去了智慧的品性。德育从来就是一项智慧的事业,德育需要智慧,离不开智慧的滋养,智慧也需要德育来传承。因此,德育在本质上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品性,只有智慧的德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本文提出的智慧德育,是一种以揭示道德与智慧的紧密联系,释放德育智慧品性为核心的德育理念。所谓智慧德育,就是德育的本真必须要回归智慧。一方面,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另一方面,德育的顺利实施有赖于教育者德育智慧的发挥。智慧与德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德育过程充满着智慧。全文以智慧型教师通过德育智慧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为主线,以分析德育的本真以及当前德育乏智的表现和根源为入口,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在对智慧、道德智慧、德育智慧以及智慧德育等概念和理论进行科学阐释的基础上,按照什么是智慧德育、为什么要实施智慧德育以及智慧德育应该怎么实施的逻辑路径,全面论述了智慧德育的基本理念、理论基础、现实必然、价值追求和实践建构。具体来讲:第一章探讨何谓智慧德育。首先,研究智慧德育必须要对智慧要有一个科学地认识。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智慧的含义进行了分析。为加深对智慧的理解,文章又对与智慧相近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从不同的维度和层面对智慧的张力与价值进行了考究,重点探讨德育范畴下的智慧,即道德智慧和德育智慧,从而揭示智慧与德育内在逻辑上的契合。其次,在对智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智慧德育的内涵、特点以及基本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何谓智慧德育,提出智慧德育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德育,是为了智慧和智慧实施的德育。最后,文章又分析了智慧德育与生活德育,智慧德育与人本德育的关系,指出智慧德育是从各种德育理论中提炼其共有的智慧品性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德育理念。第二章分析智慧德育的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辩证法思想、实践论对智慧德育理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就要求智慧德育的实施要坚持人本思想,采取科学的方法付诸实践。其次,智慧德育还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智慧思想和德育思想的支撑,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智慧与道德中的知、情、意、行诸要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智慧德育是对传统德育思想的继承。最后,当代西方的现象学理论和复杂性理论对于智慧德育的提出与实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将现象学理论和复杂性理论应用于德育领域,可以保证教育者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德育和有效地开展德育。总的说来,智慧德育的提出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有着深厚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提出智慧德育的现实必然。首先,从道德的形成、道德的构成要素以及道德规范的践行来看,道德与智慧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德育回归智慧是应有之义。其次,学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体现在其开端、对象及其任务各方面,这就决定了学校德育的有效实施需要智慧。再次,现行德育是以知性德育、道德灌输模式以及形式主义德育等理论模式为代表,而这些理论或者模式都从不同的方面有着固有的弊端,克服这些弊端就必须要实施智慧德育。最后,伴随现代性而来的唯科学主义和唯经济主义、社会多元化以及社会道德转型等对学生道德和学校德育的冲击,也强烈呼唤着智慧德育。总之,智慧德育的提出不是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有着深刻的现实必然性。第四章指明智慧德育的价值追求。首先,智慧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智慧具有可教和生成的特性,这是培养学生道德智慧的前提。道德智慧对学生的道德生活具有引领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和谐地发展,帮助学生安身立命,所以智慧德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其次,智慧德育追求“转识成智”。知识与智慧的辩证关系决定了“转识成智”的重要价值,智慧德育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再次,智慧德育追求“德智统一”。道德与智慧本身就是统一的,因此在智慧德育过程中要做到德智结合、修德启智,同时要注意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最后,智慧德育追求“知行合一”。知与行都是智慧的组成部分,二者结合才形成智慧。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然而学校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知行不一的现象,因此“知行合一”必然是智慧德育的价值目标。第五章论述智慧德育的实践建构。首先,提出智慧德育的实施原则。具体来说,在德育活动中要贴近生活实际,在把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做到随机应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其次,提出智慧德育的实施过程,分为寻找德育可能,抓住的德育时机,把握德育情境,注重因材施教,应对突发事件五个部分。再次,提出智慧德育的实践境界。智慧德育要求教育者要对学生付出真挚情感,实现以情感人,寓情于理;使德育活动充满诗意和灵动,让学生感到如沐春风,如润细雨;要寓教于乐,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要引导学生,实现思想品德的自我建构;通过寓德于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最后,论述智慧德育实施的关键,即智慧型教师。智慧型教师在智慧德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接着分析德育语境下智慧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最后阐述如何塑造智慧型教师。通过研究,本文对智慧德育得出下列认识:首先,智慧德育不是对现行德育的完全否定,它是在汲取现有德育理论所蕴含的智慧品性的基础上,经过提炼而形成的一种德育理念,是遵循德育客观规律的一种为了智慧和智慧开展的德育理念。其次,智慧德育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道德智慧。道德智慧体现为学生的道德能力和道德境界,是智慧德育的根本目的。二是德育智慧。德育智慧是体现为教育者的德育机智和智慧人格,是智慧德育顺利实施的保证。最后,智慧德育的图景展望:让智慧引领德育,让智慧伴随德育;让德育充满智慧,让德育生成智慧;用智慧点燃智慧,用智慧创造智慧。总的来说,本文以反思学校德育乏智的现状为出发点,以恢复德育的智慧本真为落脚点,以提高学校德育效度和信度为宗旨,系统、深入、全面地展示了智慧德育这一新的德育理念。该研究将突破原有德育理论框架的窠臼,克服传统德育理论的弊端,有助于教育者更新德育理论,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实现德育的返本归真。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648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何谓智慧德育
    一、重思智慧
        (一)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智慧
        (二)智慧相关概念辨析
        (三)智慧的张力与价值
        (四)德育视野中的智慧
    二、智慧德育的意蕴
        (一)智慧德育的内涵
        (二)智慧德育的特征
        (三)智慧德育的理念
    三、智慧德育与其它德育理论的关系
        (一)智慧德育与生活德育
        (二)智慧德育与人本德育
第二章 智慧德育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一)人学理论为智慧德育中的人本思想提供支撑
        (二)唯物辩证法为智慧德育提供方法论参考
        (三)实践论对智慧德育提出具体要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智慧思想
        (二)智慧德育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
    三、当代西方相关理论的借鉴
        (一)现象学理论是智慧德育的重要依据
        (二)复杂性理论对智慧德育的重要启示
第三章 智慧德育的现实必然
    一、道德与智慧的关系要求实施智慧德育
        (一)道德的形成需要智慧
        (二)智慧是构成道德的要素
        (三)道德规范的践行需要智慧
    二、德育本身的复杂性需要实施智慧德育
        (一)德育的开端具有复杂性
        (二)德育的对象具有复杂性
        (三)德育的任务具有复杂性
    三、现行德育的弊端要求实施智慧德育
        (一)对知性德育的超越
        (二)对道德灌输的克服
        (三)对形式主义德育的扬弃
    四、社会发展强烈呼唤智慧德育
        (一)现代性的冲击需要实施智慧德育
        (二)社会多元化需要实施智慧德育
        (三)道德转型期需要实施智慧德育
第四章 智慧德育的价值追求
    一、智慧德育旨在培育学生的道德智慧
        (一)道德智慧具有可教和生成的特性
        (二)道德智慧对学生道德生活具有引领作用
        (三)道德智慧可以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
        (四)道德智慧可以帮助学生安身立命
    二、智慧德育追求“转识成智”
        (一)知识与智慧的辩证关系
        (二)“转识成智”的意义
        (三)智慧德育是“转识成智”的过程
    三、智慧德育追求“德智统一”
        (一)道德与智慧是统一的
        (二)德智结合修德启智
        (三)坚持德育与智育相统一
    四、智慧德育追求“知行合一”
        (一)知与行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伦理智慧的结晶
        (三)现行德育出现不同程度的知行分离
        (四)“知行合一”是智慧德育的必然要求
第五章 智慧德育的实践建构
    一、智慧培育的实施原则
        (一)贴近生活实际
        (二)立足学生特点
        (三)做到随机应变
        (四)师生双向互动
    二、智慧德育的实施过程
        (一)寻找德育可能
        (二)抓住德育时机
        (三)把握德育情境
        (四)注重因材施教
        (五)应对偶发事件
    三、智慧德育的实践境界
        (一)成风化雨以情感人
        (二)诗意晕染自由灵动
        (三)寓教于乐乐学不疲
        (四)引而不发助人自助
        (五)艺术升华以美达德
    四、智慧德育实施的关键
        (一)智慧型教师是智慧德育实施的关键
        (二)德育语境下智慧型教师的素养
        (三)德育语境下智慧型教师的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本文编号:2834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34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b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