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10-20 22:27
   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界称之为先秦时期),以孔、孟、荀三家为代表的道德教育理论构成了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并为其后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乃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中国已经建立起较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但是面临的挑战仍是巨大的。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必须正视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优缺点,并且应该理性的认识到其主要的思想精髓对当代道德教育仍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系统分析研究,从中寻找出一些能为当代中国道德教育借鉴的有价值的启示。 本文以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作为研究背景,主要从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理论基础入手,对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特征和价值目标分析概括与总结;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讨论了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发展的影响;最后从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内容特征出发,考察了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借鉴及启示。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社会政治变革以及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格局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孔、孟、荀三家的道德教育学说以及人性论思想构成了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体现为以孝为先、以仁释礼、以义制利和为政以德四个方面;其特征为:道德教育的内容为“先王之道”,排斥学习物质生产、形成了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各家的基本概念、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政治人才,从属于封建政治;价值目标为:统一价值标准:制订新的道德标准,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推动道德观念的进展、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提供了理论上的合法性依据、为封建社会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才。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从人性论、“仁”的思想和义利思想等方面对后世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借鉴与启示可以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及教育环境几个方面作考察。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B222;D648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 重点
        (二) 难点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概述
    一、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 道德
        (二) 德育
        (三) 道德教育
        (四) 道德、德育和道德教育的相互关系
    二、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一)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 道德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理论基础
    一、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经济条件
        (二)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
        (三)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思想文化因素
    二、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人性论基础
        (二)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人性论基础
        (三) 荀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人性论基础
第三章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价值目标
    一、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 以孝为先,重视人内心的情感
        (二) 以仁释礼,注重培养个体的内在自觉
        (三) 以义制利,明确价值取向
        (四) 为政以德,道德、政治一体
    二、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先王之道”,排斥学习物质生产
        (二)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有其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各家的基本概念
        (三)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培养政治人才,从属于封建政治
    三、先秦儒家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
        (一) 统一价值标准:制订新的道德标准,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推动道德观念的进展
        (二) 为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提供了理论上的合法性依据
        (三) 为封建社会培养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才
第四章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发展的影响
    一、先秦儒家道德教育人性论对后世儒家道德教育人性论思想发展的影响
        (一)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人性论的优缺点
        (二)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人性论思想对后世儒家道德教育之人性论思想发展的影响
    二、先秦儒家“仁”学思想对后世儒家道德教育的“仁”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一)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中的“仁”学理论
        (二) 先秦儒家“仁”学思想对后世儒家道德教育的“仁”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三、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后世儒家道德教育的义利思想理论发展的影响
        (一) 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内容
        (二) 先秦儒家义利观对后世儒家道德教育的义利思想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当代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一) 当代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二) 当代道德教育的主要特征
    二、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借鉴
        (一) 辩证地认识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
        (二) 批判地继承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
    三、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 关注先秦儒家思想家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坚持把道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二)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主体的启示
        (三)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客体的启示
        (四)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环境的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效振;;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J];兰台世界;2012年3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红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阶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国栋;大学生创业道德教育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849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49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3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