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德育的文化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14:03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德育的文化环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古代德育的文化环境是古代人民进行德育创造、德育传播的重要的背景土壤。其蕴含的丰富的思想理念,,博大精深,富有深厚的智慧性和历史性,是华夏文明传承千年的重要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德育问题层出不穷,充分利用传统德育资源,创新德育理念和方法成为必然之势。本文对中国古代德育的文化环境进行梳理和归纳,并研究了其当代借鉴价值,全文包括五个部分: 绪论从目前中国古代德育的文化环境的研究现状来进行分析,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德育”、“德育环境”与“德育文化环境”等概念进行界定,并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古代德育的家庭文化环境,以家庭德育文化环境的三重维度为主线,从“传承与延续”、“规范与伦理”、“成人社会化”等三个维度展开阐述,着重研究了家庭婚姻择偶环境,胎教文化环境,人际文化环境,家族活动环境等几方面的内涵。 第二章古代德育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学校的制度环境、人际文化环境、校园学术与人文环境等几个方面为主导,着重研究校园的教学礼仪、教学管理制度,校园师生人际环境、书院学术人文与治学环境等几方面内容。 第三章古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从古代风俗、古代文艺、古代宗教等三个方向展开研究,具体从古代风俗的德育作用和内涵,古代文艺的几种主要形式及德育内涵,中国古代宗教的教义与思想等方面展开探讨,重点探索其隐含的德育思想与理念。 第四章结合我国当代德育现实,对古代德育的文化环境中的特点、内涵加以现代的反思与借鉴。第一,古代德育的家庭文化环境下对个人价值缺失的反思与借鉴;第二,古代校园德育对于当代学校德育的借鉴与应用;第三,关于古代德育社会文化环境对当代社会德育的启示;第四,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面推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新环境的建设。
【关键词】:中国古代 德育 文化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7
-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9-10
- 1. 选题的背景9
- 2. 选题的意义9-10
- (二) 研究综述10-15
- 1. 相关名词释义10-13
- 2. 关于中国古代德育的文化环境的研究现状13-15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15-16
- 1. 研究思路15
- 2. 研究方法15-16
- (四)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创新与不足16-17
- 1. 重点与难点16
- 2. 创新与不足16-17
- 第一章 古代德育的家庭文化环境17-28
- (一) 以传承与延续为宗旨的古代德育的家庭文化环境17-20
- 1. 尊德重品,同姓不婚的婚姻择偶文化环境18-19
- 2. 注重品行,端正操守的孕妇胎教文化环境19-20
- (二) 以规范和伦理为宗旨的古代德育的家庭文化环境20-24
- 1. 以身作则,父慈子孝的父子文化21-22
- 2. 同气连枝,兄友弟恭的同辈文化22-23
- 3. 夫义妻顺,相敬如宾的夫妻文化23
- 4. 家道和顺,团结重义的家族文化23-24
- (三) 以成人社会化为宗旨的古代德育的家庭文化环境24-28
- 1. 明宗伦,察孝敬宗祖的家族祭祀文化25-26
- 2. 效标榜,识矩懂礼数的节日庆典文化26
- 3. 立家风,明理知荣辱的家族规训文化26-28
- 第二章 古代德育的校园文化环境28-38
- (一) 古代校园的制度文化环境28-32
- 1. 进退有礼,伦理有序的教学礼仪制度29-30
- 2. 层级分明,赏罚澄明的教学管理制度30-31
- 3. 教自伊始,德先于教的书院祭祀制度31-32
- (二) 古代校园的人际文化环境32-34
- 1. 以身作则,至善至仁的师德文化对德育的正面效应32-33
- 2. 尊师重道,互助互爱的学生文化对德育的反馈效应33-34
- (三) 古代校园的学术人文环境34-38
- 1. 自由平等,求真务实的书院讲会文化34-35
- 2. 寓德于诗,立德于辞的楹联书刻文化35-36
- 3. 独立自主,为学立则的书院治学精神36-38
- 第三章 古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38-52
- (一) 古代德育的风俗环境的营造38-43
- 1. 以俗化范,古代社会风俗教化的核心内容——以周代冠礼为例39-40
- 2. 以俗导行,古代社会风俗教化的实践路径——以宋代婚俗为例40-41
- 3. 化民成俗,古代官府对于社会风俗的运用——以官府训俗为例41-43
- (二) 古代德育文艺环境的营造43-46
- 1. 古代文学对德育教化的影响43-45
- 2. 古代音乐戏曲的德育教化意蕴45-46
- (三) 古代德育宗教环境的影响46-52
- 1. 佛教蕴含的德育思想46-48
- 2. 道教蕴含的德育思想48-49
- 3. 古代鬼神文化蕴含的德育思想49-52
- 第四章 中国古代德育的文化环境的现代思考与借鉴52-59
- (一) 古代德育家庭文化环境对个人价值的反思与借鉴52-54
- 1. 中国古代德育家庭环境下个人价值的缺失52-53
- 2. 在批判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德育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融合借鉴53-54
- (二) 古代校园德育特点对当代学校教育的借鉴与应用54-55
- 1. 借鉴古代校园德育的践行观,深化学校教育和评价体制改革54
- 2. 借鉴古代校园德育的隐蔽性特点,开展隐性课程促德育水平54-55
- (三) 古代德育社会文化环境的当代启示55-58
- 1. 市场经济下发挥风俗正面效应,政府以身作则引导民众移风易俗55-56
- 2. 推进文化艺术多元化建设,提升文艺的道德影响力56-57
- 3. 倡导民众笃信正教,发挥宗教的德育作用57-58
- (四) 政府导向,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建德育新环境58-59
- 1. 沟通互助,亲力配合,共同构建家校互通的德育主战场58-59
- 2. 政府引导,齐抓共管,全面推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新环境建设59
- 后记59-60
- 参考文献60-62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62-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耀农;文艺与道德[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陈萍;;美国人与宗教信仰[J];大众文艺;2009年23期
3 夏冰月;;试论书院讲会制度的演变、特点及现代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4 刘晓东;;明代私塾中的“师徒”关系刍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5 刘春梅;历代家训与古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徐小跃;;论中国古代宗教的特点[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张小红;;文学德育功能的学理分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年01期
8 岳强;;中国古代德育方法及其现代价值[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年10期
9 刘志琴;礼俗文化的再研究——回应文化研究的新思潮[J];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01期
10 计丹峰;;古代书院环境理念探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德育的文化环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8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