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4-07 14:05

  本文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成就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态多样,教育方式主要包括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人们习惯于运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由于显性教育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而隐性教育可以起到弥补显性教育不足的作用,因而开始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目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在具体实践中得到一定的运用,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推广和运用,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提升其教育效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文章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施教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其应用的过程中也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环节中,一些教育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意识薄弱;教育工作者开展隐性教育的能力不足;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充分;隐性教育的方法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缺乏有效的融合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也对如何加强和改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不断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和双主体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隐性教育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载体进行创新;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隐性教育的多种资源和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融合等,以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弥补显性教育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迈向新的台阶。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综述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5-16
  • 1.3.1 研究方法15
  • 1.3.2 研究创新点15-16
  • 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概述16-20
  • 2.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16-17
  • 2.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17-19
  • 2.2.1 潜隐性17
  • 2.2.2 渗透性17
  • 2.2.3 开放性17-18
  • 2.2.4 生活性18-19
  • 2.3 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19-20
  • 2.3.1 更适应变化了的教育环境19
  • 2.3.2 更符合变化了的心理特点19-20
  • 2.3.3 更好地激发受教育者的参与意识20
  • 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成效及问题20-26
  • 3.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成效20-23
  • 3.1.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20-22
  • 3.1.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具体表现22-23
  • 3.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23-26
  • 3.2.1 一些教育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意识薄弱23
  • 3.2.2 教育者开展隐性教育的能力不足23-24
  • 3.2.3 隐性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够充分24
  • 3.2.4 隐性教育的方法过于陈旧、缺乏创新24-25
  • 3.2.5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缺乏有效融合25-26
  • 4 加强和改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对策26-35
  • 4.1 不断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和双主体意识26-27
  • 4.1.1 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隐性教育的应用意识26-27
  • 4.1.2 着力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双主体意识27
  • 4.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隐性教育的素质和能力27-29
  • 4.2.1 提升思想政治素质27-28
  • 4.2.2 提升文化知识素质28
  • 4.2.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技巧28-29
  • 4.3 创新隐性教育的方式和载体29-30
  • 4.3.1 发挥同辈群体文化的作用29-30
  • 4.3.2 扩大隐性教育的载体30
  • 4.4 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隐性教育的多种资源30-33
  • 4.4.1 社会环境下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30-31
  • 4.4.2 校园环境下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31-32
  • 4.4.3 网络环境下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32-33
  • 4.5 加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融合,提升教育实效33-35
  • 4.5.1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实际应用中的相互融合33-34
  • 4.5.2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实际应用中的相互转化34-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9
  • 致谢39-4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岩松;;论隐性教育在德育课中的功能[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2 张军波;;浅析开放型社会下如何加强部队隐性教育[J];党史博采(理论);2013年11期

3 向敏青;《论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教育法》[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4 俞文达;;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年02期

5 郭丽双;;隐性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作用[J];学习月刊;2008年13期

6 刘毅斌;;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7 张雪凤;王滨;;隐性教育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3期

8 孙卫星;;从图书馆隐性教育谈大学生的人格养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9期

9 郑琼梅;;基于隐性教育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学习月刊;2011年06期

10 汤爽;;网络时代的大学隐性教育[J];传承;2011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丽娜;;借鉴隐性教育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一辑)[C];2010年

2 聂炳福;;开展图书导读活动 促进学生素质发展[A];福建省首届少儿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广阔 王永全;发挥隐性教育在官兵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积极作用[N];新疆日报(汉);2014年

2 山东烟台边防检查站站长 徐骏;政治工作引入隐性教育浅议[N];边防警察报;2010年

3 山西太原第三监狱 王改珍;如何将隐性化教育引入思想政治工作[N];山西科技报;2011年

4 伍辉红;新时期基层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N];战士报;2008年

5 省委党校科社(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 何隆德;培育核心价值观要崇尚实践[N];湖南日报;2014年

6 安康学院 鲁延安;高校德育岂能简单化?[N];光明日报;2013年

7 洛南县保安镇文峪小学 杨爱民;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隐性教学[N];商洛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中小学隐性教育实施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再军;隐性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运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乾良;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刘净;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孟颖佳;基于隐性教育理论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倩倩;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7 朱雅楠;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中隐性教育方法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3年

8 谢思淼;隐性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楠;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法探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余永亮;隐性教育视阈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0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0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5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