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1 03:42
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虽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我们必须以新的视角来看待、思考、研究。自1980年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以来,我国城市中一代人(甚至可能两代人)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行为方面表现出的诸多问题,更加剧了人们对此文的关注,如何加强青少年特别是独生子女的道德养成成为摆在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面前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基点的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就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领域亟待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 在社会环境日渐开放多元的今天,青少年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追求、道德标准乃至美学趣味、时空观念上已经与前几代人呈现明显差异。青少年道德教育不可能再在学校“象牙塔”中故步自封式地进行,何况其自身的知性主义特征正日益加剧青少年道德实践领域中的“知行脱节”甚至行为偏差问题。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研究成果表明:个体年龄越小,可塑性就越强。养成教育从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是“行”的教育,是“养习成德”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是受教育者在亲身实践中逐步形成对某种...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 本课题相关研究综述
(三)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我国古代养成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一) 我国养成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二) 我国古代养成教育的重要根基——知行学说
(三) 我国古代养成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
(四) 我国古代养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二、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
(一) 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科学内涵
(二) 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三) 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特征
三、加强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紧迫性
(一) 当代青少年生活环境的复杂变化要求切实加强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二) 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是我国传统德育走出现实困境的理性选择
(三) 我国当前养成教育“现实不如理想”的客观实际要求其自身必须以改革促发展
四、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 教之以理——奠定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的知性之基
(二) 养之以情——激发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的情感动力
(三) 化之以“场”——营造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的文化环境
(四) 导之以行——维持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的活力之源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948890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 本课题相关研究综述
(三)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我国古代养成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一) 我国养成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二) 我国古代养成教育的重要根基——知行学说
(三) 我国古代养成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
(四) 我国古代养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二、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
(一) 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科学内涵
(二) 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三) 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特征
三、加强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紧迫性
(一) 当代青少年生活环境的复杂变化要求切实加强道德行为养成教育
(二) 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是我国传统德育走出现实困境的理性选择
(三) 我国当前养成教育“现实不如理想”的客观实际要求其自身必须以改革促发展
四、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 教之以理——奠定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的知性之基
(二) 养之以情——激发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的情感动力
(三) 化之以“场”——营造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的文化环境
(四) 导之以行——维持青少年道德行为养成的活力之源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948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9488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