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21:38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国家对普及高等教育的倡导和重视,我国高等教育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然而,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确立及实施的同时,随之产生的因家庭经济状况困难引起的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除了目前已经在顺利开展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另外一种新的贷款模式——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也应运而生,成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新的资助政策。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效减少了一些经济困难学生的负担,但在实施这一制度的同时,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上存在的一些弊端、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慢慢凸显。其中学者们最关注的就是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为无抵押信用贷款,贷款大学生毕业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或存在恶意欠贷问题,强调了大学生信用风险问题。大学生诚信问题不仅仅制约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还对相关政策及制度的深入及普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怎么对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进行精准的风险掌控,从而激励助学贷款的顺利发展,是有关单位及部门考虑和关心的要点。我们必须从诚信的根源着手,在加深对大学生基础诚信教育的同时,让其形成道德自觉的诚信意识。本文系作者参与导师张冰教授主持完成的“湖北省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的后续研究,主要通过对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围绕贷款的相关主体,深入分析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问题现象的根本原因,学生方面:缺乏对自身诚信意识的了解,对诚信制度不够重视;高校方面:校园诚信制度建设不足,基础诚信教育不够深入;银行方面:贷后跟踪管理不善,缺乏个人诚信监管;政府方面:诚信制度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并相应地提出有效防范诚信问题的对策:学生自身方面,要加强诚信自律自爱,践行诚信规范制度;正确协调社会需求及个人抉择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他律与自律的关系;正确理解理性认知和实践体验的关系。高校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基础诚信教育,建立科学有效教育体制;加强诚信规范的建设引导;充分利用课堂教育。银行方面,完善相关助学贷款体系,尽快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简化贷款手续和审核体系;还款方式人性化合理化,加强贷后跟踪管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加强诚信贷款监管。政府方面,加强贷款学生诚信监督;优化社会整体环境,营造全民诚信氛围;完善法律法规,健全贷款政策。
【关键词】: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 诚信问题 防范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1章 前言10-16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1-14
  • 1.2.1 国内相关研究11-13
  • 1.2.2 国外相关研究13-14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14-15
  • 1.3.1 研究方法14-15
  • 1.3.2 论文结构15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特色15-16
  • 1.4.1 研究内容15
  • 1.4.2 研究特色15-16
  • 第2章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与大学生诚信理论基础16-22
  • 2.1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大学生诚信概念16-18
  • 2.1.1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概念16-17
  • 2.1.2 大学生诚信概念及内涵分析17-18
  • 2.2 大学生诚信与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理论概述18-20
  • 2.2.1 大学生诚信理论18-19
  • 2.2.2 教育公平理论19-20
  • 2.2.3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20
  • 2.3 本章小结20-22
  • 第3章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政策演变及意义、风险22-27
  • 3.1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政策演变22
  • 3.2 实施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现实意义22-23
  • 3.3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现状23-24
  • 3.4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的风险24-26
  • 3.5 本章小结26-27
  • 第4章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风险与大学生诚信27-33
  • 4.1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状况分析27-31
  • 4.2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发展31
  • 4.3 大学生诚信问题成为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发展的绊脚石31-32
  • 4.4 本章小结32-33
  • 第5章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问题原因分析33-37
  • 5.1 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对自身诚信度不够重视33
  • 5.2 高校:诚信教育的匮乏,校园诚信制度建设不足33-34
  • 5.3 银行:缺乏诚信管理,贷后跟踪管理不善34-35
  • 5.4 政府:诚信制度建立不完善,贷款法律法规不健全35-36
  • 5.5 本章小结36-37
  • 第6章 防范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对策建议37-44
  • 6.1 个人加强诚信自律,践行诚信规范制度37-38
  • 6.1.1 处理好社会要求与个人选择的关系37
  • 6.1.2 处理好他律与自律的关系37-38
  • 6.1.3 处理好理性认知与实践体验的关系38
  • 6.2 高校加强诚信教育,构建科学教育机制38-40
  • 6.2.1 加强诚信规范的建设引导39
  • 6.2.2 发挥课堂教育的主导作用39-40
  • 6.3 银行完善贷款体系,建立个人诚信档案40-42
  • 6.3.1 简化贷款手续,完善审核体系40-41
  • 6.3.2 开展还款方式人性化,加强贷后跟踪管理41
  • 6.3.3 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加强诚信贷款监督41-42
  • 6.4 政府加强诚信监管,完善贷款法律法规42-43
  • 6.4.1 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诚信氛围42
  • 6.4.2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贷款政策42-43
  • 6.5 本章小结43-44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44-46
  • 7.1 总结44-45
  • 7.2 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附录50-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茉莉;;大学生诚信档案的管理机制初探[J];科技信息;2009年28期

2 崔光霞;杜春华;陆相萍;鲁金秋;张政龙;;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可行性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杨丽丽;;研究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4 黄莉;;论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现状与完善对策[J];兰台世界;2014年02期

5 阴雯艳;;浅析大学生诚信档案的管理与开发利用[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4年03期

6 杨日晨;;建立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的内涵与作用分析[J];兰台世界;2014年17期

7 姚刚;;医学高专学生诚信教育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3年12期

8 陈正元;论高校诚信教育的现代价值[J];唯实;2002年10期

9 王利;范占伟;;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J];教育财会研究;2002年05期

10 徐柏才,李从浩;浅析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福利;;县域诚信档案工作之我见[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9年

2 何智慧;;论大学生诚信及诚信档案[A];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档案学理论与实践[C];2007年

3 陈国敏;;远程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对策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小杰;;浅谈诚信档案[A];陕西省档案学会第八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C];2004年

5 胡章记;;以诚信教育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6 杜乐清;;浅谈诚信体系建设与事故预防[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冬岩;;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马国垒;;诚信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及对策[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邓琳;;试论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国;;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家良;诚信档案建设刍议[N];中国档案报;2002年

2 陈辉 王小兰;重庆有了大学生诚信档案[N];中国档案报;2004年

3 瞿明光;给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好[N];中国妇女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赵小雅;校园诚信:考验个人也考验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宋全政 通讯员 王颖军;“诚信档案”给毕业生带来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采菊;诚信档案如何赢得喝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7 闫晓荣;切实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8 刘宇;为贷款生建立诚信档案[N];山西日报;2004年

9 陆静斐;上大首颁廿五名毕业生诚信档案[N];文汇报;2004年

10 记者 蔡敏;合肥学院:不少学生拒签“诚信协议”[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伟;诚信知行的形成机制与教育干预[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显容;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田琨;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调查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春华;高中生诚信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黄小亚;高中生诚信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孙晓晓;金融业员工诚信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范学辉;高校诚信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高庆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意识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昕;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焦丽;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D];武汉大学;2004年

10 王兴中;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02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c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