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舆论爱国:爱国粉丝社群的社交化与集体协同

发布时间:2021-02-22 10:39
  技术推动社交媒体飞速发展,使其成为当下爱国主义表达新阵地。爱国粉丝基于社交网络形成了新的关系社群,与国家、民族等话题的勾连,使得爱国粉丝社群的社交实践在现实舆论战中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其成员组成及行为特征、思想特征呈现出多元、复杂的社交化趋向,社会实践形成了社群内部、社群与外部世界的集体协同。对爱国粉丝社群的群体演变、群体特征及其集体协同的研究对于当下网络舆论生态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爱国粉丝社群组成的演变
    1. 狂欢仪式中的情感寄托:“帝吧”群体
    2. 寻求个人认同的情感群体:“小粉红”“饭圈女孩”与“那兔”粉丝
    3. 基于政治诉求的爱国群体:“工业党”“汉服党”
二、爱国粉丝社群社交化特征
    1. 身份属性:多元形态的“知识分子”
    2. 情感归属:旗帜鲜明表达爱国情感
    3. 话语表达:网络亚文化风格
    4. 行动特征:聚合性
    5. 媒介素养:熟悉网络舆论战
三、爱国粉丝社群的集体协同
    1. 协同的初级阶段:爱国粉丝社群内部的协同
    2. 协同的高级阶段:社会力量的介入与协作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爱国动漫《那兔》粉丝群像与“二次元民族主义”[J]. 赵菁.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9(05)
[2]历史转折中的宏大叙事:“工业党”网络思潮的政治分析[J]. 卢南峰,吴靖.  东方学刊. 2018(01)
[3]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J]. 刘海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4)
[4]从“迷妹”到“小粉红”: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下的国族身份生产和动员机制研究[J]. 王洪喆,李思闽,吴靖.  国际新闻界. 2016(11)
[5]协同学语境下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 张立荣,冷向明.  中国行政管理. 2007(10)



本文编号:3045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045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d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