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桐城文化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22 12:22
地方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一是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也是让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我国有着广阔的疆域,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各不相同,存在很大的差异化,这也就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沉淀,并影响着各个地区人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桐城,这里滋养出桐城派,孕育出黄梅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被人们称之为“文都”。因为桐城派,桐城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对其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挖掘、开发和利用,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结合地方文化传统的创新,构建出贴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效果。我国文化深邃渊博,从不同方面和层面影响着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是我们的根和灵魂。本文以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桐城文化为例,深入探讨它以儒为主、释道互补的文化精神、崇文重教、恪守节义的文化理念、淡泊明志、进退自如的文化态度、平和淳质守礼尚俭的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内涵,深度挖掘桐城山水、文学、民风、教育等方面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由此,我们得出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应...
【文章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选题的背景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5 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地方文化的内涵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1 地方文化的内涵
2.2 地方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2.1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地方文化研究、传承与创新
2.2.2 地方文化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3 地方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意义
2.3.1 积极利用地方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需要
2.3.2 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地方文化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需要
2.3.3 地方文化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地方特色的需要
2.3.4 地方文化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承地方文化的需要
第3章 桐城文化内涵及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1 桐城文化的内涵
3.1.1 以儒为主、释道互补的文化精神
3.1.2 崇文重教、恪守节义的文化理念
3.1.3 淡泊明志、进退自如的文化态度
3.1.4 平和淳质守礼尚俭的文化氛围
3.2 桐城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2.1 钟灵毓秀的桐城山水
3.2.2 文以载道的桐城文学
3.2.3 守礼尚俭的桐城民风
3.2.4 崇文重教的桐城教育
3.2.5 革命爱国的桐城精神
第4章 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和现状
4.1 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4.1.1 课程价值
4.1.2 人本价值
4.1.3 文化价值
4.2 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4.2.1 应用现状的调研
4.2.2 存在的问题
第5章 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5.1 创新推进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5.1.1 创新宣传手段,发掘桐城文化教育意义
5.1.2 创新教育方法,广泛开展实践教学
5.2 拓宽开发桐城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途径
5.2.1 明确指导思想,合理统筹规划
5.2.2 加强协作,构筑桐城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5.2.3 搜集整理桐城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5.3 打造良好的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环境
5.3.1 经济环境
5.3.2 政治环境
5.3.3 文化环境
5.4 加强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队伍建设
5.4.1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与培养
5.4.2 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
5.4.3 规范管理,完善激励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桐城派与桐城文化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实践与探索[J]. 陈桐利,倪洁.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11)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J]. 习近平. 美与时代(上). 2017(10)
[3]基于桐城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原则探析[J]. 黄莉. 大众文艺. 2017(09)
[4]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促问题探讨——以黑龙江省三江地区文化精神资源为例[J]. 徐冬先. 经济师. 2017(05)
[5]地域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以河东文化为例[J]. 任振翔. 晋中学院学报. 2016(04)
[6]桐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和途径研究——以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开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04)
[7]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要素结构及特性解读[J]. 王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05)
[8]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郑欣.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3)
[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J]. 聂波,陈兴丽. 潍坊学院学报. 2014(01)
[10]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研究——以张家港为例[J]. 张玉.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0(06)
博士论文
[1]近代中国议会制度研究[D]. 高珂.武汉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45989
【文章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选题的背景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5 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地方文化的内涵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1 地方文化的内涵
2.2 地方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2.1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地方文化研究、传承与创新
2.2.2 地方文化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3 地方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意义
2.3.1 积极利用地方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需要
2.3.2 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地方文化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需要
2.3.3 地方文化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地方特色的需要
2.3.4 地方文化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承地方文化的需要
第3章 桐城文化内涵及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1 桐城文化的内涵
3.1.1 以儒为主、释道互补的文化精神
3.1.2 崇文重教、恪守节义的文化理念
3.1.3 淡泊明志、进退自如的文化态度
3.1.4 平和淳质守礼尚俭的文化氛围
3.2 桐城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2.1 钟灵毓秀的桐城山水
3.2.2 文以载道的桐城文学
3.2.3 守礼尚俭的桐城民风
3.2.4 崇文重教的桐城教育
3.2.5 革命爱国的桐城精神
第4章 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和现状
4.1 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4.1.1 课程价值
4.1.2 人本价值
4.1.3 文化价值
4.2 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4.2.1 应用现状的调研
4.2.2 存在的问题
第5章 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5.1 创新推进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5.1.1 创新宣传手段,发掘桐城文化教育意义
5.1.2 创新教育方法,广泛开展实践教学
5.2 拓宽开发桐城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途径
5.2.1 明确指导思想,合理统筹规划
5.2.2 加强协作,构筑桐城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5.2.3 搜集整理桐城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5.3 打造良好的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环境
5.3.1 经济环境
5.3.2 政治环境
5.3.3 文化环境
5.4 加强桐城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队伍建设
5.4.1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与培养
5.4.2 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
5.4.3 规范管理,完善激励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桐城派与桐城文化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实践与探索[J]. 陈桐利,倪洁.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11)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J]. 习近平. 美与时代(上). 2017(10)
[3]基于桐城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原则探析[J]. 黄莉. 大众文艺. 2017(09)
[4]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促问题探讨——以黑龙江省三江地区文化精神资源为例[J]. 徐冬先. 经济师. 2017(05)
[5]地域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以河东文化为例[J]. 任振翔. 晋中学院学报. 2016(04)
[6]桐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和途径研究——以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开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04)
[7]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要素结构及特性解读[J]. 王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05)
[8]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郑欣.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3)
[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J]. 聂波,陈兴丽. 潍坊学院学报. 2014(01)
[10]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研究——以张家港为例[J]. 张玉.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0(06)
博士论文
[1]近代中国议会制度研究[D]. 高珂.武汉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45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04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