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德育思想初探
本文关键词:习近平德育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执政以来发表的系列讲话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理论,透过对其讲话和相关文献中体现的德育思想理论的研究和分析,不仅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掌握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同志对德育建设的新探索与新思考,还能进一步呈现出十八大后总书记关于德育思想理论论述的雏形与始廓。习近平德育思想,是习近平与他所带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当下中国德育思想工作如何实现与时俱而进行的独立性思考,同时也为当代中国德育工作的建设与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南。整篇文章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围绕习近平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思想内容、具体特征和价值意义等系统进行展开,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作了介绍。第二部分对习近平德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进行了概括,重点在于厘清习近平执政以来其德育思想产生的渊源和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对习近平系列讲话和相关文献的总结基础上梳理出习近平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原则思想。第四部分通过研读分析习近平系列讲话中有关德育思想的论述从而得出新时期习近平德育思想的新特征,具体归纳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时代性、人本性与科学性以及务实性与理想性相结合等系列特征。最后是习近平德育思想的重要贡献,通过归纳总结出习近平德育思想对当今德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主旨在于从理论层面深化人们对习近平德育思想的理解,力求在实践上对当下德育建设工作带来指导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 德育 思想初探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导言10-19
- 第一节、选题的缘起及意义10-12
- 一、研究的缘起10
- 二、研究的意义10-12
- 第二节 理论综述12-15
- 一、研究现状12-14
- 二、述评14-15
-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5-16
- 一、研究方法15-16
- 二、创新之处16
- 第四节 习近平德育思想的几个理论问题16-19
- 一、德育的内涵16-17
- 二、习近平德育思想17-19
- 第二章 习近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与现实基础19-25
- 第一节、习近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19-22
- 一、坚持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19-20
- 二、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20-21
- 三、兼容并包吸收西方德育思想文明成果21-22
- 第二节、习近平德育思想的现实基础22-25
- 一、德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是其现实基础22-23
- 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其不竭动力23
- 三、德育建设的现实困境是其努力方向23-25
- 第三章 习近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梳理25-34
- 第一节、习近平德育目标思想25-27
- 一、提出和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目标25-26
- 二、落实“五点希望”的具体目标26
- 三、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价值思想26-27
- 第二节、习近平德育内容思想27-30
- 一、加强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27-28
- 二、在全社会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8-29
- 三、弘扬继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9
- 四、在全社会积极开展法纪和廉政文化教育29-30
- 第三节、习近平德育途径与方法思想30-31
- 一、德育教育要注重立足于实践30
- 二、德育教育要注重榜样的力量30-31
- 三、注重道德修养关注自我批评31
- 第四节、习近平德育原则思想31-34
- 一、人本性原则31-32
- 二、方向性原则32-33
- 三、渗透性原则33-34
- 第四章 习近平德育思想的特征34-42
- 第一节、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34-36
- 一、深刻的理论性34-35
- 二、积极的实践性35
- 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35-36
- 第二节、继承性与时代性相融合36-38
- 一、坚定的继承性36-37
- 二、鲜明的时代性37
- 三、继承基础上传承时代精神37-38
- 第三节、人本性与科学性相兼顾38-40
- 一、突出的人本性38-39
- 二、严密的科学性39
- 三、人本性与科学性的兼顾39-40
- 第四节、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结合40-42
- 一、典型的现实性40
- 二、远大的理想性40-41
- 三、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41-42
- 第五章 习近平德育思想的重要贡献42-48
- 第一节、习近平德育思想的理论贡献42-44
- 一、丰富了德育思想建设的理论宝库42-43
- 二、揭示了德育思想建设的特点规律43-44
- 三、实现了德育思想建设的与时俱进44
- 第二节、习近平德育思想的实践意义44-48
- 一、为高校的德育建设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45
- 二、开创了德育思想建设的新形式、新方法45-46
- 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新境界46-48
- 结语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4
- 附录1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论文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臣;宋慧敏;;浅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8年06期
2 张鸿雁;;学习小平德育思想 搞好学校德育工作[J];学理论;1999年04期
3 陈泽勤;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J];现代哲学;2000年04期
4 吕鲁生;邓小平德育思想初探[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张耀灿;《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一书出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04期
6 苏俊海;论邓小平德育思想[J];世纪桥;2002年02期
7 王秀红;高校“两课”是贯彻邓小平德育思想的主阵地[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杨平;浅析邓小平德育思想[J];兰州学刊;2004年06期
9 吴贵春;;江泽民德育思想的价值和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10 金世灯;;孔子的德育思想与高校的和谐德育[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奎;;亚里斯多德的德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陈思莲;;邓小平德育思想与孔子德育思想的比较[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C];2006年
3 杨涛;;终身德育思想是教师的灵魂——对叶圣陶先生终身德育思想的学习与实践[A];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暨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屠棠;;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5 罗萍;;关于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思想的几点思考[A];中国名校卷(四川卷)[C];2013年
6 罗萍;;关于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思想的几点思考[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7 杨涛;;终身德育思想是教师的灵魂——对叶圣陶先生终身德育思想的学习与实践[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时见;;蔡元培的德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梅汝莉;;试析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历史渊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荆世华;;“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浅议陶行知的德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李沙青;全国和谐德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昆举行[N];云南日报;2009年
2 江一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德育思想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北京市东方道德研究所原所长 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 山东尼山圣源书院常务副院长 王殿卿;重德教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长海;杜威德育思想与中国德育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董蕾;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初;老庄道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2 高亮;《弟子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孙辉;老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4 董荔芳;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鲍雨倩;孔子德育思想在当代高校德育中的价值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
6 邓艳兰;董仲舒德育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韩旭;蔡元培德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李文全;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王之晓;荀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刘艳飞;《论语》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习近平德育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09146.html